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辛亥革命推翻了数千年的专制,建立起共和政体。此一重大变化,有其复杂的历史背景。本文尝试梳理清朝中晚期的历史脉络,来解释革命发生的根源与促成革命成功的一些关键因素。文中强调清中叶以来中国士人与传教士开始引介西方共和体制;这些观念透过书籍、报刊的传播,发挥了思想动员的力量,使晚清时的人们敢于去构想一个崭新的未来。其次,从辛亥革命爆发到南北议和,各地立宪派人物扮演了关键性的角色,不容忽略。因此,辛亥革命实由各种思想、势力共同促成。革命党人多受理想激发,揭竿起义,立宪派人士亦认同共和体制,同时也为了自保与维系秩序,起而响应。辛亥革命就在新、旧势力既合作又妥协之下获得了成功。民国成立之后,国人在实施民主过程中所面临的诸多困难与挫折,亦部分地源于此一妥协的性格。  相似文献   
12.
马建标 《近代史研究》2012,(3):109-128,161
从表面观之,民初党争运动发生在立宪派和革命派之间,居于幕后操纵的却是袁世凯。民初党争,与其说是西式的“政党政治”,不如说是中式的“派系政治”。在中国,最高权力一直掌握在君主手中,无论是西式的三权,中式的中央与地方,都是在下面分,最高权力则不能分。辛亥革命后,虽然没有了君主制,如何集权则是袁世凯面临的主要问题。袁的“不党主义”,及其他凌驾于党争之上的举措,似乎均与此有关。进言之,袁之后的中国最高统治者都面临这个问题:一方面是掌握了话语霸权的西式民主、选举、分权、权力制衡,另一方面是对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的“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13.
张季 《安徽史学》2005,1(5):52-57
清末传入中国的联邦制思想,在民初新的政治环境中,引起了知识分子群体的极大关注和论争.<民立报>所代表的革命派知识分子主张有限的中央集权,即某种程度的地方分权;<庸言>所代表的原立宪派知识分子主张中央集权;而<东方杂志>则折衷于二者之间.同时三者还提出了各自对地方制度的不同主张.他们的态度和主张与民初政局的复杂多变以及各自所代表阶层利益的不同有着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辛亥革命时期汤寿潜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陶水木 《民国档案》2005,(1):106-112
汤寿潜积极策动清廷遣使出洋考察宪政,并极力敦请速开国会、建立责任内阁,参与发动、组织国会请愿运动,对立宪运动的兴起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因“皇族内阁”的出笼,加以领导浙路斗争的艰难经历,他在武昌起义爆发前即已转向共和。汤寿潜倡议并积极参与南京临时政府的筹建,是为了尽早结束独立各省各自为政的局面,统一内外政策,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独立;在建都地点和总统人选问题上,他的主张经历了由都鄂举黎到都宁举黎,再到都宁举孙的变化,这都是根据客观实际作出的抉择。在南北和议问题上,汤寿潜坚决反对议和、力主北伐,是立宪派中的激进反袁之士。  相似文献   
15.
顾敏琪 《沧桑》2010,(3):100-102
本文选择江苏立宪派的重要一员庄蕴宽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在辛亥革命前后大量的社会实践,归纳总结其政治思想的演变轨迹,从微观层面更深入地考察辛亥革命前后资产阶级立宪派与革命派既联合又斗争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6.
1908年11月14日傍晚到15日下午,24小时之内,清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相继去世,大清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发生更替。慈禧太后在病逝前,先授光绪皇帝的弟弟载沣为摄政王,命其将3岁儿子溥仪送入宫内;后又立溥仪为嗣皇帝,命摄政王载沣监国,掌管国家军政大事。光绪的亲弟弟成为大清帝国实际最高统治者,这对袁世凯是一个致命的威胁。载沣一直对袁世凯在维新期间出卖光绪帝怀恨于心,再加上袁权倾朝野,成为满洲  相似文献   
17.
100年前的1911年,一个关键的一年,一个热血沸腾的一年。在北京,一场来得太晚的改革,为什么会得到一个出人意料的王朝覆灭的结局。在武昌,一场看似偶然的士兵起义,为什么会导致一个两千多年的制度被推翻。在南京,一个一度迷惘的革命党,为什么不得不拱手让出刚刚到手的胜利果实。历史耐人寻味,更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18.
丁贤勇 《民国档案》2006,5(2):62-66
浙江省档案馆汤寿潜个人全宗中约有20件汤氏奏折(包括底稿),这些史料对研究立宪运动史、辛亥革命史、近代思想史等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但一些奏折没有著作日期或者编录时日期有误,本文主要采用内证的方法对其中一些不明之处加以辨析。同时,汤寿潜奏议反映了立宪派在晚清最后几年中实现立宪政治的主要理念,是立宪派被迫从政治改良向民主革命开始转变的代表性文件。  相似文献   
19.
上距戊戌变法不足十年,又有立宪运动勃兴。在享有全国声望的立宪派领袖中,江苏南通的状元实业家张謇和争路权、办铁路而受到普遍敬重的浙江汤寿潜以“张、汤”并称。  相似文献   
20.
在清廷预备立宪的形势下,浙江巡抚张曾敡将尚未举事的革命党人秋瑾“就地正法”,引起了江浙民间舆论的一片哗然。民间舆论坚持以宪政精神做思想武器,抨击浙江官府处理秋瑾案的种种作为,使其穷于应付,狼狈不堪。此举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政府宪政改革的步伐,表明预备立宪时期渐趋发达的民间舆论已是一股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从这一事件亦可看到,《时报》、《申报》等上海报刊媒体表达的民问舆论,主要是反映立宪派尤其是江浙立宪派的声音。从秋瑾案体现的民间舆论与官府作为之互动关系的情形来看,预备立宪之初,立宪派与清政府之间便已时显貌合神离之象。因此,立宪派在武昌起义爆发后能够迅速转向与革命派合流,可谓渊源有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