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1.
汉画像石《孔子见老子图》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画像石《孔子见老子图》屡屡发现于包括山东、江苏、河南、陕西和四川在内的黄河中下游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其为证实发生于春秋末期的"孔子问礼于老子"这一中国文化史上重要事件的确实存在,从历史文物方面提供了有力地证据。同时,《孔子见老子图》亦为研究儒道思想之关系的发展脉络,提供了相当丰富的历史信息。  相似文献   
62.
长期以来,学界对道家思想在教育领域尤其是在德育思想上的成就很少问津,甚至还认为道家思想与德育无缘。本文认为,道家思想中蕴涵着丰富的德育思想:培养"圣人"的德育目标,"知足不争"的德育内容和独特的德育方法。解读这些理论,对于今天全面认识和挖掘我国传统德育思想理论的精华,以及加强当代青年思想道德素质建设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3.
儒道互补与中国文人的心理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梅 《东南文化》2004,(4):47-50
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作为中国古代社会思想体系的两大支柱,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对文人的心理结构产生过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补充的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4.
李晓英 《史学月刊》2008,1(5):27-32
"道"在中国思想史上是负载最重的语词.文化变局和时代危机,使先秦道家以"道"重新思考宇宙人生的各种关系.他们的"道"论有三重含义:喻指每一个体;隐含每一个体背后的他者;最高的道德境界.以此他们完成了从天的视域转向人的视域,并始终保持天人之间的联系,使道成为一个统摄所有现象、包揽一切的概念,也开启了诸子百家共同关注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65.
先秦道家道德研究几乎是我国先秦伦理研究的空白,许建良博士在其《先秦道家的道德世界》一书中,以道家哲学的三个核心概念自然、万物、因循为线索,对先秦道家道德思想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可以说是一部伦理史研究的力作。  相似文献   
66.
子华子考析     
子华子是老庄之间道家别派的重要人物。《庄子·让王》篇载“韩魏相与争侵地,子华子见昭僖侯”。由此条材料可以推测子华子于韩昭侯二年(前360),他曾经往说韩昭侯,在当时是一位有影响的学者。子华子的学说主旨在于贵生、全生、乐生、重义等项,得《吕氏春秋》记载而略可窥其面貌。其思想是对于氏族时代社会观念的叛逆,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思想解放潮流,是站在时代前列的。今本《子华子》为宋代伪撰。  相似文献   
67.
谭宝刚 《史学月刊》2007,(7):102-109
《太一生水》自面世以来就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近十年来国内学者对该文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文本的作者、时代和学派属性;(二)对太一、神明等重要哲学概念的诠释;(三)水在宇宙生成中的地位和作用;(四)宇宙生成图式的描绘;(五)该文本与《老子》的关系;(六)该文本性质是宗教神话论还是自然哲学说。目前的研究既取得很大成绩,也出现不少谬误。而在今后的工作中,探索文本的思想主旨以及从天道环周论来探讨《太一生水》和帛书《黄帝四经》之间的关联是我们研究《太一生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68.
李燕  黄上祈 《南方文物》2007,(4):181-183
灵山,属怀玉山支脉,山形奇特,远远望去,有如长发飘飘的仙女,酣卧在江西上饶县城西北。灵山雄伟而奇峻,上有七十二峰,飞瀑高悬峰峦叠嶂,历来为道家所重。灵山道教传播始于汉灵帝年间(168 ̄189年),时河南颖川(今禹县)人胡昭,先后拒曹操、袁绍、孙权之聘,携家南下隐于灵山北谷峰之养其岩。仙逝后,乡人建祠以祀,香火兴盛。至唐有刘太真、李德胜(刺史)先后求雨立化于胡昭公祠(石人殿),  相似文献   
69.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秦汉史研究,追随着时代的步伐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无论是作为断代史的整体性研究,还是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领域的专题考察;无论是社会史的复兴,还是新的简牍资料的发掘与研究,都有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相对实证研究的繁荣,理论方法论研究方面则显得有些孱弱和苍白,人们有意无意地疏远了那些宏观性课题,弱化了学术探讨的思辨理性;而这些,则又反过来制约了实证研究的纵深化发展,有些问题的探讨显然已经形成难以突破的瓶颈。有鉴于此,本刊编辑部以三十年秦汉史研究的理论反思为题向学界征稿,以期唤起学界的理论兴趣,启发人们的宏观性思考,推动秦汉史研究步入一个新的繁荣期。本期先行发表几位学者的思考成果,并诚挚邀请更多的学人参与进来。是为盼!  相似文献   
70.
试论康有为的大同理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大同理想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末年,孔子便提出了"博施济众"、"少安老怀"的主张;墨家则按照"尚同"、"兼爱"的原则,描绘未来的理想社会;农家提出关于平等社会的理想,而老子则流露出对原始共产主义的梦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