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0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这首丘逢甲诗文中的“鹫章”,是指沙俄国徽上的雕鸟图案,而“老羌”,则是北方人民对沙俄人的称谓。清王朝长期闭关锁国,导致积贫积弱,列强则坚船利炮,乘虚而入,步步进逼。如今,即使再坚固的万里长城也抵抗不住沙俄的入侵。后两句则是丘逢甲的断言,假如此后金瓯无缺,重整山河,也不能象前代皇朝那样再闭关锁国了。如果说“更筑长城防不得”是丘逢甲对闭关自守政策的无奈和叹息,那么,“难效前皇复闭关”则体现丘逢甲走向世界的开放意识了。  相似文献   
22.
李明儿 《神州》2014,(6):140-140
文化的差异可能在范畴化的层面上发挥作用,在不同语言相互对应的词语中所概括的具体内容往往是因民族而异。汉语和韩语的“哥哥、弟弟、姐姐、妹妹”所概括的具体内容不同,编码度也产生一些差异。汉语的“哥哥”被编为“■(男性称呼哥哥)”和“■■(女性称呼哥哥)”两个语码;汉语的“姐姐”被编为“■■(男性称呼姐姐)”和“■■(女性称呼姐姐)”两个语码。虽然汉语“妹妹”被编为“■■■([韩]女同生-[汉]妹妹)”一个语码,汉语“弟弟”被编为“■■■(弟弟)”一个语码,但是在上义义场、语用以及泛化程度上都存在差异。这是由不同社会文化发展所造成的结果,也是词语民族性特征的体现。  相似文献   
23.
吴川鄂 《神州》2020,(4):84-84
近年来在大众语境的层面,很多网络流行语占据了人们的视野。如今网络用语已经开始更多的渗透在人们的日常交流当中,这其中称谓用语又是使用最频繁的一种内容。网络用语发源于其特殊的产生环境,在使用过程当中一般会带有独特的含义,而在网络传播的过程当中,由于信息传递的速度很快,很多原本的意义会在传播过程中迅速变化而产生新的特点。因此想要更加深入的理解网络流行词的称谓用语在使用过程当中的意义,就必须要深入的理解它的变化过程和应用场景。笔者就自身的经验来谈一谈网络流行称谓词语的意义。  相似文献   
24.
在中国科举制度史上,“榜”就是“表列取士次第之状”,即为人们所说的金榜,排在首位的叫“状元”,第二名称“榜眼”。据《称谓录》记载:“榜眼名目,始于北宋。古者原以第二、三两名为一榜眉目;眼必有二,故第二、第三皆为榜眼。后来第三为探花,遂专以第二为榜眼。”因此,“榜眼”“探花”的概念就是旧时科举之制,给以廷试一甲第二名、第三名的称谓。  相似文献   
25.
一、前言 2000年11月,在福建龙岩召开的“第六届国际客家学研讨会”上,深圳大学的刘丽川老师提交了题为《“客家”称谓年代考》的论文(以下简称“刘文”)。该文后在《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上发表,并收入她2002年6月出版的《深圳客家研究》一书中。  相似文献   
26.
在黑龙江省会哈尔滨市南岗区的奋斗路(今果戈里大街)上,有一座跨越马家沟河的大桥。这座桥梁近90年来一直称谓“奋斗桥”,其实这座桥最初名为马家沟木桥,是哈尔滨市开埠以来的第一座桥。在1898年以前,这里是南岗通往香坊的一个重要渡口。  相似文献   
27.
石岩 《文物春秋》2004,(3):8-17
本文根据两周金文中所见女子称谓,并结合《春秋》、《左传》中所见女名,对两周的女子称谓作了比较全面的分析研究。从女子称谓在金文及文献中的各种构成方式的比较,及金文中女子称谓或以主体、或以客体出现的方式,对当时的姓氏制度、婚姻制度进行了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28.
在阅读《史记》的《纪》、《表》、《世家》等部分时 ,常能看到诸如“秦伐我”、“魏败我于……”之类的句子。我们都知道“我”字是代表的某一诸侯国 ,但称“我”应是春秋战国当时人的语气 ,司马迁作为后人写《史记》 ,理应直呼国名 ,但他用“我”字 ,显然不合逻辑。不少学者以“我”字为司马迁作书时所依据的旧史原文来解释这一现象 ,其实这一说法很难成立。本文即是对此现象作出另一种解释 ,并进而对《史记》的部分资料来源作出一种推测  相似文献   
29.
合浦古称“海北雄藩”,始建于汉元鼎六年,到唐贞观八年改置廉州,改置的缘由据说一是地理方面的原因,二是人文方面的原因。关于人文原因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因为费贻。《合浦县志》(民国版,下同)载:“费贻,四川犍为人,少好学,有志操,为乡党所推重(崇)。公孙述据蜀,贻为佯狂,避山薮中。  相似文献   
30.
韩江,广东第二大河流,流域包括广东、福建两省二千多万人口。但是,对于韩江名称、源头、长度以及流域面积等的记述,有关志书、辞书说法不一。作为较具权威的《潮州市志》、《潮州市水利志》与《辞海》,其说法既不一致,也同样都不见得准确,使读者难信谁是谁非,无可适从。现摘录如次,对照分析,考证辨正,以求能得到较正确的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