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0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根据历史地理资料论述木垒的历史地理概况,通过文献梳理分析了不同时代对木垒的不同的记载,特别是对木垒从古至今在各个时代的行政所属和不同称谓的历史演变作了简单的概述。  相似文献   
12.
张兆春 《丝绸之路》2011,(21):47-49
身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应该知道中国为什么被称中华、唤华夏,我们为何被谓华人。  相似文献   
13.
李晓月 《沧桑》2013,(2):7-8,28
随着地方志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形成地方志书是一种资料性文献的共识。本文通过对方志本身固有性质和特定体例的简单阐述,对新地方志书编纂者的称谓,如"编纂"、"编撰"、"编辑"、"编著"等释义进行辨析,并结合志书的特殊性,使之对它们在志书中的位置加以明确。  相似文献   
14.
最近查阅了部分社会主义新方志中的“奇闻异事”,发现首届新方志对这部分内容的编写存在一些问题,今提出来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周代的官员,称“老”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上至天子上公,下至士之群吏中的尊,皆可称“老”。称“老”的周代官员主要是同级官员中的尊贵及年长,但表示谦、尊则视使用场合而定。一般说来,用于对方是尊称,用于己方则是谦称。周代官员广泛称“老”,是一种源于中国早期明形态之宗法性特征的独特现象。战国以后,随着周人宗法体制的崩解,官员遂不再以“老”作为代称。  相似文献   
16.
1992年,我有幸在北京同中央民族大学的陶立瑶教授谈起中国的产育习俗。我们讨论到中国与日本一些习俗的共通点,我想它也是韩国等其他国家与地区所共通的礼仪。1995年,我在韩国就那里的产育习俗做过访谈,也发现有一些与日本产育礼仪共通的地方,比如有关“剃胎毛”的礼仪。所谓“剃胎毛”礼仪,是指给出生后不久的孩子剃除胎毛的仪式,包括剃胎毛的日期、方法、缘由、民俗称谓等很多方面的内容。剃胎毛这种为新生儿举行的仪式在日本各地都能见到。  相似文献   
17.
临江和贺江在这里交汇,5000多年前这个地方就有了人类居住。从西汉开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里都是州、府、郡、县治的驻地,遥遥两千年岁月,治地历称临贺县、临贺郡、贺州等称谓。1952年8月,贺县人民政府驻地从贺街镇搬迁到八步镇,遗留下的那座古镇,就是临贺古城。  相似文献   
18.
19.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长征,已经过去了70周年。长征,是军事史上的奇迹,是亘古未有的伟大壮举,是历史进程中的一座丰碑。对于红一方面军退出中央苏区,向陕北革命根据地转移,是什么时候才称之为“长征”呢?史学界众说纷云,未成共识。就笔者见到的文章而言,有三种不同说法:一是说最早出现在1935年8月5日,党中央在毛儿盖附近沙窝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作出的《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的政治形势与决议》之中。二是说第一次出现在1935年9月12日,党中央在俄界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出的《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里。三是说…  相似文献   
20.
越为音译说     
陈鸿钧 《广东史志》2001,(1):48-49,59
越,泛称我国古代东南沿海及岭南地区之民族。《吕览·恃君》称为“百越”,高诱注曰“越有百种”,说明其分布广泛,族属庞多,是由诸多具有共同文化特征的部落发展起来的大族群。关于越人的称谓问题,即越人何以名“越”,主要有两种说法:一则认为越是“夏人苗裔”,句践是禹后夏王少康庶子无余后代,在夏时遍布于黄河流域,是夏的方国。“越即夏,一音之转,大越即大夏”,①“越族为夏民族的演称”②。进而指明越族是夏朝灭亡后夏族向南迁徙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