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篇
  免费   0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1928至1929年的反日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斌 《近代史研究》2004,(2):145-185
反日会表面为各地国民党党部奉中央命令而成立,实际乃是一个因“济南惨案”而发生的自发性的民众团体。早期受南京国民党及国民政府控制,主要从事和平的对日绝交运动;后期除上海等少数地方组织外,领导权大多落入国民党改组派之手,基本不受南京国民党及国民政府支配。反日会自始要求南京国民党及国民政府“恢复民众运动”,实行“革命外交”政策,力主公正解决“济案”和废除中日不平等条约,并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屈辱的《济案协定》的签订时间。尽管反日会在对日经济绝交运动和南京国民政府对日交涉过程中偶有过急之举,但其维护国家主权、民族利益的立场和表现仍应给以积极评价和肯定。  相似文献   
42.
1944年秋,在中国西南的土地上.南起广西柳州.西经宜山、河池(金城江)、南丹至贵州独山一带,五个县长达八百里的公路上,日军长驱直入,蒋军一不布防,二不抵抗,在不到两个月的时同内,大好河山拱手相送,而几十万人民,拖儿带女,肩挑手提。颠沛流离,挣扎在死亡线上,病死、累死、车祸死、日本人打死的无法统计。  相似文献   
43.
关于校园暴力的成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琦华 《攀登》2005,24(4):117-118
校园暴力是一种无政府的破坏校园安定和学生学习环境的行径。对此如不进行积极的预防和有效的遏制,就会破坏学校的学习秩序,严重危害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给社会的安定团结带来不利影响。为此,全枉会都应十分关注校园暴力问题。本文正是针对校园暴力问题,从社会学、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等方面对其产生的成因作出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4.
1957年批判"反冒进",形成了所谓"积极平衡"的理论、生产建设中浮夸风的政治气候和行政运行上的互动机制。在毛泽东看来,要加快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资金和物资的缺口可以依赖发动群众实现"积极平衡"。发动群众,其思想渊源与当年"大生产运动"有着密切联系,在经济上的涵义是充分利用中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于是,在中国,"以苏为鉴"、"走自己的路"就意味着:通过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既试图加快重工业的发展,又试图在较少资金投入下加快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工业的发展实行"两条腿走路"。在此路径下,"人定胜天"的观念与浮夸风两者相互作用,终于形成了"大跃进"战略。  相似文献   
45.
本文立足于洋务运动史、近代外交思想史既有研究,利用近年来出版的有关档案,考察中法越南交涉这一洋务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重大外交个案,探讨洋务时期整体外交思想,认为义利结合的整体外交思想为洋务时期清朝政府的基本外交指导思想,从而反思中国近代外交思想史研究中若干误区.  相似文献   
46.
<正>档案工作的数字化建设是顺应潮流,适应时代发展的新举措、新要求,档案作为一种原生的信息资源,其重要性正日益凸显出来。面对这种挑战我们档案工作者应积极应对,我  相似文献   
47.
长期以来大陆通行一种说法 :九一八事变时 ,东北军对日本关东军的进攻未予抵抗 ,是张学良“忍痛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命令 ,使他蒙上“不抵抗将军”骂名 ,做了蒋的“替罪羔羊”。研究中存在一些误区 ,需要澄清。 1 .蒋介石、张学良之间并非简单的上下级关系 ,张学良具有相当的独立性 ,他与蒋的意见不同时 ,对蒋的命令可以不听 ,防守锦州问题即是如此。 2 .这一观点主要靠一些回忆录作依据 ,而许多回忆资料的说法存在种种漏洞。 3.事变前中国一方对日军挑衅采取“力避冲突”方针 ,对此蒋张二人具有共识。事变前蒋氏指示对日军挑衅采取“力避冲突”方针 ,对事变后张学良实行不抵抗政策不无影响 ,但事变前“力避冲突”与事变发生后“不抵抗”方针 ,二者有明显区别。 4 .事变发生后 ,张学良和荣臻等人的电文均证明 ,是张学良对东北军下了不抵抗命令。 5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 ,蒋介石和国民政府处置事变的方针 ,并非可以简单地归结为不抵抗政策。国民政府对事变的处置是 ,诉诸国联 ,并准备抵抗。四个月后就发生了一·二八淞沪抗战 ,采取的是“一面抵抗 ,一面交涉”方针。 6 .张学良晚年一再说过 ,下不抵抗命令的 ,是他自己 ,而不是中央政府  相似文献   
48.
在诺曼底登陆战役的初始阶段,盟军经过顽强作战,突破了希特勒经营多年的“大西洋铁壁”,但在德军的顽强抵抗和复杂的地形面前,进展缓慢。  相似文献   
49.
50.
清末,在俄国中东铁路管理局的要求下,中东铁路途经的黑、吉两省将军衙门分别设置了相应的交涉机构——"铁路交涉局"。在中东铁路建设、经营、管理过程中,它负责中俄之间有关铁路事务的交涉,同清朝的其他涉外机构有较大区别。它一度成为中方在中东铁路属地及其影响下地区的"准行政机构"。时事变迁,该机构的名称及功能也不断演变。由于它同时接受中俄双方影响,功能也复杂,所以其地位和作用难定,争议至今。从初设时被打上沙俄扩张的烙印,到后来成为制衡沙俄侵略的重要力量,"铁路交涉局"机构的嬗变体现了哈尔滨作为一座现代城市的独特发展史和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