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6篇
  免费   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5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71.
司马迁《史记》赞扬从事于农、牧、虞、工、商诸业是社会货物的生产经营致富者,予以充分肯定;批判官府与民争利,粗暴地掠夺民财,抑制损害豪富;讥刺汉武帝利用酷吏摧残豪富,酷吏以权谋私;称颂违法而仗义的游侠和豪侠。言为心声。司马迁《史记》“成一家之言”,思想倾向于豪富是其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472.
纵横家新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战国时以合纵连横为代称的兼并与反兼并的斗争是时代的主题。一般认为在这一时代中纵横家仅是个从事外交活动的社会群体。而本文则认为纵横家是当时社会兼并与反兼并斗争的最积极、最直接、最实际的参加者。他们所持的长短纵横之术有以韬略智谋为万事之本,重视人才不拘一格,以说为谋自我实现,奇谋异策层出不穷等四个特点。他们的游说谋划以实践为主,充满强烈的主体意识,尤其突出实用理性精神。他们的这些精神后来逐渐被儒家所吸收,在中国文化的母体中释放出巨大能量。  相似文献   
473.
转型与契合——解读秦汉风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如同化历史领域中的许多概念,“风俗”或“民俗”一词充满着歧义。20年前出版的第15版《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概述近代以来这一领域的研究状况时指出:“或许没有任何一个研究领域比民俗学更能引起误解”。一部西方出版的民俗学词典收入的民俗定义达21个。  相似文献   
474.
略论战国秦汉时期的思想整合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学功  张科 《史学月刊》2001,(3):143-145
春秋战国之世、生产发展,社会结构重组.政治集团林立。思想化领域也经历了百家竞起、异说纷呈的空前繁荣局面。但这种情况不可能永无休止地持续下去,随着国家统一的渐趋实现。思想化领域群龙无首的局面也必将结束。于是。对思想化进行整合、从而为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提供一尊的、指导性的新思想武器的任务便摆在了战国末、秦汉时期政治家、思想家的面前。这种整合。以战国末荀子、吕不韦的尝试始,以西汉中期董仲舒的新儒家思想被定为一尊终。  相似文献   
475.
魏晋薄葬论     
沙忠平 《文博》2001,(3):30-34
伴随着史前原始风俗习惯而产生的丧葬习俗,在进入阶级社会后,便与宗法制紧密结合;围绕死者而展开的各种丧葬活动,既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又或多或少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诸多方面,构成了中国古代博大深邃的丧葬文化的内涵。与“举凡生之所用之器,皆为死后从葬之物”的秦汉时期的葬制相比,持续其后的魏晋时期的葬制则显得较为俭薄,给人以革古鼎新之感。  相似文献   
476.
史官的厄难     
刘野 《炎黄春秋》2000,(8):63-67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重视历史,也十分看重用文字记载历史的史官。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炎黄尧舜至今已有五千多年了。三代处于甲骨文、金文时代,史事记载有限,后人对其历史的追溯也相当简略。春秋时期有了竹简、帛书,史事记载丰富  相似文献   
477.
秦汉政府计量粮食是有一套系统的。量稻、量粟、量麦皆有各自的专用大量,量米则用标准量器。稻量、粟量、麦量等专用大量与标准量器均以石、斗、升为计量单位,均采用十进制,但其计量标准更高。稻量石、斗、升之容积为标准量器石、斗、升容积的2倍,粟量石、斗、升之容积为标准量器石、斗、升容积的5/3倍,麦量石、斗、升的容积为标准量器石、斗、升容积的1.5倍。它们总体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粮食计量体系。这三大一小的粮食计量体系本为秦代制度,汉承其制而用之,直至东汉初年犹未变革。  相似文献   
478.
长期以来,由于文献资料的匮乏,学术界对秦汉至隋唐之际告诉程序的认识一直存在很大分歧。近年来,随着秦汉法律竹简和敦煌吐鲁番文书的发现,可以对古代诉讼制度产生新的认识。通过对秦汉时期的“三环”、汉代“三日复问”和唐代三审制度的探讨可知,秦汉之际的“三环”程序与唐代三审制度没有渊源关系。秦汉“三环”程序所适用的对象仅为年七十岁以上父母控告子孙不孝的犯罪,如果是“免老”以下者控告子孙不孝,则不适用“三环”的司法程序。中国古代的司法鉴定技术十分落后,为了防止诬告,避免发生冤假错案,两汉时期实行满三日复问的告诉程序,即首次对原告讯问后,三日后再次对原告讯问,并向控告人告知诬告反坐应承担的法律后果。由此可知,唐代的三审制度源于汉代的满三日复问程序。  相似文献   
479.
月令与秦汉政治再探讨——兼论月令源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湾《集簿》“以春令”的内容体现的是西汉国家的春季救济政策 ,而非鼓励增殖户口的政策。西汉王朝施行的月令 ,一方面源自秦以来的法令制度和习俗 ,一方面则是根据传世月令和儒家经书结合现实而制定。通过出土秦汉律令与传世月令以及《管子》等书的比较研究 ,可发现《吕氏春秋·十二纪》来源于战国齐而非秦。《吕纪》成书时世上可能已流传有以“明堂”名义命名的月令书 ,它出自战国齐阴阳五行家邹衍一派 ,可能就是汉宣帝时丞相魏相所上《明堂月令》 ,它应当就是传世三种月令书的祖本。  相似文献   
480.
由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吴镇烽研究员领衔的《金文字库和输入法》课题组与陕西广才科技公司通力合作,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艰苦努力,终于研制成功了金文字库和金文输入法,解决了长期以来金文隶定字和图形字不能输入文档的难题,是一项创新性的工作,给广大古文字研究者、文物考古工作者和出版业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