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5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1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31.
陈波 《近代史研究》2012,(4):111-119
内容提要 本文考察清末民初鼎革之际,吉林市小白山鹿圈在望祭长白山的朝廷神圣仪式中消逝而成为地方祭祀一部分的过程,指出官僚机构、鹿圈负责人等在各种突发事件中展演鼎革之际延续与断裂的逻辑,尤其皇家和国家的观念于民国代兴后在地方上的式微与延伸的轨迹,呈现官员眼中鹿所具之神圣与世俗属性显隐结构转型与养鹿人国家观念延续的复杂趋势,以及底层执事人在其间经历的生活变奏曲。  相似文献   
132.
《元史》载成吉思汗1227年攻打西夏,七月壬午病重,己丑逝於萨里川哈老徒行宫。萨里川哈老徒行宫在漠北,他不可能在八天之内从西夏赶到漠北。较为符合逻辑的观点是,行宫可以随着守斡耳朵的皇后迁徙至西夏,所以成吉思汗去世地点仍是西夏境内。元代漠北的成吉思汗祭祀在他的四大斡耳朵举行,由此出现了“斡耳朵思”一词,它是後世“鄂尔多斯”一词的来源。元之後的成吉思汗祭祀地点转移到了漠南的鄂尔多斯,其转移的原因,是因为蒙古人深信成吉思汗曾表示愿在鄂尔多斯安度晚年的传说故事。  相似文献   
133.
夔是由楚王族派分而来的一个芈姓小国,于西周晚期周厉王时,楚熊挚嫡嗣被其叔父熊延代立后"自窜于夔"所建,约公元前860年左右,至鲁僖公二十六年(前634)为楚所并,前后立国达二百余年。古夔国的地望,早期文献认为即汉晋秭归县之归乡,唐宋以来的大多数史籍则进一步指出在当时归州东二十里处,结合《水经注》所言"夔城"的相对位置分析,当在秭归老城以东、香溪汇入长江处的原香溪镇一带。通过近些年的田野考古工作,在秭归老城至香溪一段的长江两岸,发现有较多的古文化遗址,其西周晚期至春秋早中期的遗存,当与古夔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4.
以小见大是历史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面对千头万绪、琐碎复杂的历史现象,要发现其背后内在的、本质的、规律性的东西,以小见大的研究方法常常可以收到四两拨千斤之效。这一点已被前辈学者所证明,如陈寅恪先生便通过考察杨贵妃进宫之时是否为处女这一看似细小的事件,从而说明唐朝的婚制与伦理、种族与文化等重大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35.
龟山遗址位于广东省普宁市东南郊马栅村,2009年5~10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普宁市博物馆联合对其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为3500平方米。此次发掘共清理各类遗迹20处,出土器物有陶器、石器、玉器、铜器,其中以陶器、石器为主。根据出土器物的类型、形制、纹饰、组合等将龟山遗址的文化遗存分为三期,第一期的年代稍晚于虎头埔遗址的年代,第二期处于后山文化较晚的阶段,第三期的年代相当于西周中期至春秋时期。  相似文献   
136.
全洪 《文物》2012,(2):66-70,1
在广州西汉南越王墓的后藏室中出土一件银洗,银洗口沿的正、背面刻有铭文,内有"西共"字样。作者认为,从其刻辞的内容和计量单位看,这件银洗当为秦器,是秦代沿用至西汉的器物,原本是西县共厨的器物,后来流散到各地。西县大约在今甘肃省天水市西南的礼县、西和县一带。共厨是秦代的一种职官,负责皇帝郊祀时所用的厨具和食物等。  相似文献   
137.
薄音湖 《中华文史论丛》2012,(4):335-347,392,393
《元史》載成吉思汗1227年攻打西夏,七月壬午病重,己丑逝於薩里川哈老徒行宫。薩里川哈老徒行宫在漠北,他不可能在八天之内從西夏趕到漠北。較爲符合邏輯的觀點是,行宫可以隨着守斡耳朵的皇后遷徙至西夏,所以成吉思汗去世地點仍是西夏境內。元代漠北的成吉思汗祭祀在他的四大斡耳朵舉行,由此出現了"斡耳朵思"一詞,它是後世"鄂爾多斯"一詞的來源。元之後的成吉思汗祭祀地點轉移到了漠南的鄂爾多斯,其轉移的原因,是因爲蒙古人深信成吉思汗曾表示願在鄂爾多斯安度晚年的傳説故事。  相似文献   
138.
周郢 《民俗研究》2012,(5):41-50
泰山为碧霞元君信仰之祖庭,其祭祀活动最初兴于民间,随着其影响增大,明代开始出现皇帝派遣宦官诣泰山祭祀元君的事例。至清代将这种致祭制度化,自乾隆二十四年(1759)起,清廷定期于每年之四月十八日遣大臣赴泰山致祭碧霞祠,其制度一直延续至清亡方告中止。考察这一礼制,有助于探明碧霞元君从民间信仰到国家祭祀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39.
为保护扬州古运河呼吁建言,我1993年11月到扬州市政协工作,迄今已近20年。回想往昔,感受最深的是有幸与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结下了机缘。我是读历史出身,对文化遗存素有敬畏之心,非但不“喜新厌旧”,还常常“喜旧厌新”。身处历史文化名城扬州,耳濡目染,这种敬畏可谓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140.
十几年前,作为一个一个地地道道的内黄人,并不知道内黄有一"二帝陵"。知道它,认识它,了解它,并爱上它是从跨入当地的文化部门之后。那时,县文化局承担了一项重要的讲解任务,全国总工会现场会在内黄召开,要文化局派一名各项素质都必须过硬的讲解员。因为当时当地根本没有开展旅游业,更别说配备讲解员了。情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