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1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民俗研究》2021,(2):131-137
香火戏普遍流行于洪泽湖、微山湖两地渔民的日常生活中。清代后期江南地区受太平天国运动影响,人口锐减,加上北方黄河泛滥,水灾连年,大量苏北渔民沿大运河迁入太湖流域,带来了香火戏。古代吴地巫风盛行,在太湖流域形成了较多的仪式剧与劝善类讲唱,它们广受江南土著的青睐。南北渔民的混居,使得江南地区的神歌取代了北方香火戏的"唐六本",形成了近代太湖渔民独特的香火戏变种——赞神歌。对太湖渔民的赞神歌源流、曲艺变迁、仪式文本等进行多角度解析,是进一步研究太湖流域渔民文艺的重要途径,借此可一窥南北水上居民文化的融合与冲突。  相似文献   
12.
萨满神歌与满族民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满族的民间化中萨满神歌与民歌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两又有紧密联系.本通过对萨满神歌和民歌特点分析,阐明了二之间互为交融关系.  相似文献   
13.
扬州盐宗庙散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三百六十行都有自己的行业神或祖师爷,江苏古代盐业发达,盐商盐工当然也有自己的盐宗庙。江苏最早的盐宗庙建于清同治元年(1862),时任两淮盐运使的乔松年在泰州以六百缗钱购买画家顾坚之别墅,易名“小香岩”,后来又在其西侧将原明  相似文献   
14.
也说秣陵     
在最近出台的南京市首批50个"老地名遗产保护名单"中,"秣陵"紧排于"金陵"之后,名列第二。秣陵,古老的名字里有传奇故事;秣陵,沧桑的历史中有大起大落。曾经是县城,曾经是侯国,曾经降格为镇,曾经沦落为村。秣陵地区历史悠久,早在三四千年以前就有先民在此生息聚居。今秣陵中学校园内的"湖熟文化"遗址——神墩,就是有力的证明。至于秣陵设县,则与秦始皇有关。据说,秦始皇听  相似文献   
15.
"旅游神"即与交通、道路、出行相关的神祇。在中国,有"行神""道神""路神""道路之神"等叫法。为了表述方便,统一称"旅游神"。在人类文明进化史上,中国以及其它地区均产生过旅游之神,并且形成了祭祀这些神祇的仪式、制度、风俗和文化。比较而言,中国古代旅游神崇拜及其衍生出的祖饯习俗在完整性、普遍性、等级制、规范性和延续性等方面均具有独特性。  相似文献   
16.
黑神信仰是贵州一个独特的神明信仰,在明清至民国期间兴盛达近六百年之久.其以唐代将领南霁云为神祇,并建庙宇忠烈宫祀奉之,其中影响卓著者首推贵阳忠烈宫.因贵阳忠烈宫在清末民初逐渐演变为黔省近代文教重地达德学校,故有必要从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对之进行探究,从而明晰当地黑神信仰的源流、嬗变及其实质.藉此可知,在明清时期,黑神信仰通过官方引导、民间自发两种途径传播与兴起,积极服务于当地的社会控制与社会整合.进入近代,达德学校作为忠烈宫的后继者,在对黑神信仰所彰显的传统美德予以传承的基础上,以科学民主教育对黑神信仰进行了超越.是故,贵阳忠烈宫无疑在过去数百年间对当地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涌潮形成之初,潮神信仰即随之产生。因古人将钱塘潮、广陵潮形成的原因和造成的破坏归因于伍子胥冤死泄愤,故伍子胥最早被视为潮神时,其形象乃是凶神。不过,随着两汉以来士人对伍子胥忠孝形象的强调和人们对涌潮成因认识的提高,魏晋以后,潮神伍子胥的形象渐趋正面。隋唐五代时期,由于钱塘江两岸低地的开发和人口增殖,钱塘江潮对现实生活的影响日益加剧。除先贤形象外,伍子胥司潮神职也为政府重视,故唐时对潮神伍子胥封号赐爵,将其纳入国家祀典。  相似文献   
18.
林灵  李代阳 《神州》2014,(11):39-39
香包,在中国古代叫香缨、香囊、佩帏、容臭,如今人们把香包叫做荷包、耍货子、绌绌。香包是古代汉族劳动妇女创造的一种民间刺绣工艺品,是以男耕女织为标志的古代汉族农耕文化的产物。传统的香包是里面填充丁香、雄黄、艾叶末、冰片、藿香、苍术等具有芳香除湿功效的中药材粉末,外表绣以各种图案的实体造型工艺品。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目前市场上的香包也以化学香精或者具有特殊功能的医疗药物作为填充香料。如今,佩戴香包不仅仅是我们的传统文化,而且香包在室内环境装饰,芳香以及在医疗保健方面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生活就像一部漫长而精彩的电影。呃,在我的生活电影中,以下两位绝对是重量级的演员哦。好奶奶放学回家,我老远就闻到一股香味,一定是奶奶在施展她的"神厨"技艺了。于是,我飞快地进屋,扔下书包直奔厨房而去。哈,果然是奶奶正在大显身手。她如同一位魔术师,普通的食材在她的"魔法"下,都变成了一道道美味诱人的佳肴。见我一副馋相,奶奶赶紧怜爱地挑了块好肉,让我先尝为快,然后还充满歉意地说:"这就准备开饭了,你稍等一会儿  相似文献   
20.
郭建 《文史天地》2014,(9):10-13
正《神奴儿大闹开封府》是无名氏所作的杂剧,创作时间大概是在元末明初的时代。这是包公戏里少有的一个悲剧色彩极其浓重的剧目,主题是家庭之内兄弟失和导致的悲剧。兄弟失和祸及独子在汴梁城里,有同居的两兄弟。大哥叫李德仁,娶妻陈氏,生育有一个儿子,小名神奴儿,"当孩儿生时,是个赛神的日子,就唤孩儿做神奴儿,今年十岁";弟弟李德义,浑家王氏,小字腊梅。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