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孙琦 《东南文化》2000,(3):92-96
“秀骨清像”是魏塑的典型造像风格,它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以麦积山石窟造像为据,其中蕴含的是人的自觉、名士清谈、玄与佛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02.
2016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唐定陵陵园的考古过程中,发现一尊残缺的蕃酋像。根据其背部题刻"金义让",推测其为唐中宗时期的新罗遣唐使金思让。这是迄今为止在唐陵陵园发现的第3尊新罗人石像,其对研究唐罗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3.
高峰 《环球人物》2015,(7):74-75
出书历经7年审查,2500多处被抹黑关塔那摩,已经成了虐囚、秘密审判的代名词。最近,《关塔那摩日记》一书在欧美十几个国家出版,并登上了《纽约时报》《星期日泰晤士报》等媒体的畅销书排行榜。这本书出自在押犯穆罕默德·乌尔德·萨拉希之手,是第一部以亲历角度介绍该监狱的作品,为读者"揭开了美国政府竭力遮掩了13年  相似文献   
104.
《集神州三宝感通录》是凉州瑞像研究的主要文献,只是因为它充满神话色彩,研究者需要抽丝剥茧,才能还原历史本来面目。据此可以推测6世纪初当地确有造像活动,但是未必发生在"正光"年间。因为这则材料中有关时间的记载都普遍缺乏准确性,在佛教上层精英的眼中,"正光"是佛教僧团发展的一个转折点,瑞像的无首状态和正光佛教态势契合,因此"正光说"可能也是高僧传经布道的一种权宜方便。  相似文献   
105.
方辉 《华夏考古》2001,2(2):48-52
李学勤先生在《洛阳林校车马坑的启示》一文中,谈到现收藏于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的两件“蚌片兽面”,认为它们与洛阳林校车马坑出土的瓷瓮漆盖上的蚌片性质相同,“很可能也是类似的漆盖上的装饰”,“它们的年代也应该相差不远”①。就笔者所知,这类蚌片兽面在安阳殷墟和其他商代遗址以往的发掘中多有发现。而且,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的这两件,也是出自殷墟。现根据所掌握的资料,草成此文,以作为李学勤先生文章的补充。一 李学勤先生提到的这两件蚌片兽面,发表于怀履光《骨的文化》一书。李先生的文章中已经对这本书作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06.
练春海  武灵 《民俗研究》2024,(2):121-131+160
操蛇神人图像主要流行于先秦时期,取像于鸟蛇相斗,旨在传达神人与蛇之间沟通的意趣,在汉代的图像中仍能发现不少操蛇神人形象的遗存。与先秦同类图像相比,汉代操蛇神人图像的传统意义更为弱化,功能也朝着更富世俗气息的行傩驱疫、祈求升仙长寿、繁衍子嗣等方面转变。随着先民自我意识的提高,操蛇神人图像的表现方式日益多元化,内涵也随之更为隐晦和世俗化。但就操蛇神人图像的本质而言,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仍然是强调对某种强大外力的掌控和利用。  相似文献   
107.
东晋建康兽面瓦当来源于西晋,其源头当在中原洛阳地区新莽时期的壁画兽面。汉晋建筑构件中的兽面使用经历了从地下墓葬到地面建筑的过程,这一过程与汉晋墓葬制度的区域变化有关,其根源在于早期道教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8.
缤纷夏日     
正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间像流水一样不知不觉地流着,流着……转眼间,就流到了今年的夏天。在今年的六一儿童节那一天,爸爸送给我了一个让我拼的飞机模型,我对它爱不释手,心想:只要我把这个飞机拼好了,在开学时我就能参加一开学就要举行的航模比赛了。于是,我花了整整一个上午的时间来拼这个飞机模型。"啊~~!"不知怎么了,我的倦意就像开了闸门似的涌上来。我把做好的飞机模型放到一边,倒在床上呼呼睡起来。"哇~啊哈哈哈!"怎么回事,我怎么坐在我自己拼的  相似文献   
109.
陈晔 《文博》2012,(5):68-72
鞶囊是我国古代传统的带饰之一,起源很早,使用较为普遍。但雕刻在乾陵王宾像上的鞶囊其造型结构、渊源来历等方面却与之不同,应是两种不同风格、不同造型的物件,把它雕刻在每尊王宾石像上有着不同的深刻含义。  相似文献   
110.
炳灵寺第13龛造像保存完整,雕刻精细,造型独特。龛内仅石雕一尊像,造像特征在石窟中比较少见,没有榜题,因此,对此造像的辨识比较困难。关于此尊像,之前有关专家学者有所涉猎,但没有专门考证。本文通过比照敦煌及四川地区石窟中的番禾瑞像,对炳灵寺第13龛造像作一辨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