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5篇
  免费   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金学良 《人文地理》1996,11(Z1):112
中国人口地理学直至20世纪30年代前后才形成。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得以发展。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因贯彻改革开放的方针,促进了人口地理学的蓬勃发展。文章最后,展望了人口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2.
中国现代旅游地理学研究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兴中 《人文地理》1996,11(Z1):72-79
本文综述了70年代末中国人文地理学复兴以来研究旅游地理学的进展与趋势,并提出它对中国旅游业发展与人文地理学的学科建设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3.
展望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8  
吴传钧 《人文地理》1996,11(Z1):1-10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人文地理学得到了复兴,在理论、方法和研究内容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其中尤以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和旅游地理学的进展较快,原先被视为禁区的政治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和社会地理学,也开始出现了一批可喜的成果。目前在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的新形势下,中国人文地理学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即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又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在迈入21世纪时,作者建议中国人文地理学着重研究以下各课题:
(1)为充实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2)为配合(中国21世纪议程)的实施,研究全国和各地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3)以土地利用为中心来研究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4)从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出发,研究地区自然资源系统;
(5)为发扬中国地理学的传统,更认真地为农业服务,研究促进农业和农村的持续发展问题;
(6)从理论和方法上提高区域地理研究的水平、并配合国家任务,开展区域综合发展的研究,包括国家和各省经济建设的重点区、海域、生态脆弱区等。  相似文献   
94.
研究归纳阻碍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因素,对促进社区参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广东南雄珠玑古巷景区及周边村落进行文献调查与实地走访,发现当地社区与旅游之间并未形成良好互动,并将其中的阻碍因素归结为社区层面障碍和超社区层面障碍,其中社区层面障碍包括景区开发不充分、当地政府引导不足和管理体系松散,超社区层面障碍包括南雄经济水平...  相似文献   
95.
社区作为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是党和国家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社区治理担负夯实政权基础,让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重大使命,最终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目前我国城市社区治理还存在对治理机制不健全、治理方式效率低下、治理主体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本文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6.
易地扶贫搬迁现已进入第七个年头,从探索试点到推广安置,再到如今的后续扶持,我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探索和实践,为脱贫攻坚和减贫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当前正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期,对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的后续帮扶直接影响到能否真正落实"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要求,是影响乡村振兴成效的重要组...  相似文献   
97.
本文从社会发展与区域科学承担的使命关系出发,论述人文地理学创新侧当代供给的使命,称为新人文地理学。在论述发达国家后现代人文地理学使命的基础上,依据"民本"性的新人本主义公正思想,首次系统论述主流新人文地理学研究空间公正结构的价值思想、理念与理论指向及其内容;其次,借鉴发达国家建构新人文地理学与社会及其区域学科的融合机理,具体地论证该学科具有对空间建构的最终人本判识学理性及其指向;中国已进入社会公平与空间公正建构的时代,本文争鸣性倡导国内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必须从物质空间结构的景观功能研究转入到以提高人本价值生活质量的社会空间结构、行为空间结构与文化空间尊严结构的建构探讨方面。该方向不但是中国时代要求的使然,也是该学科对当代社会知识供给的宿命,同样也是与区域科学共同构建区域统筹发展与空间全面公正构建的学科融合宿命。在此基础上本文还首次提出社会与空间价值统一的"新区域经营理念"、"区域同步发展观"及其对应"空间体系价值统一规划"研究的新朝向。  相似文献   
98.
市场经济与社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杰 《攀登》2005,24(6):122-126
市场经济与枉区建设是一种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的关系。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市民社会的支持。否则,经济的发展是无法深入持久的。枉区建设是我国大规模深层次社会改革的起点,它为打遣中国的市民枉会提供了最好的平台和契机。市场经济改革为枉区建设提供不竭的动力资源和物质基础,社区建设则为市场经济提供强有力的社会保障;市场经济是枉区建设的逻辑前提,社区建设则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99.
许浩 《人文地理》2005,20(2):93-97
现代艺术是目前唯一在国际上占统治地位的艺术现象。本文从地理学角度出发研究现代艺术的发展演变。首先回顾了现代艺术的发展过程,重点分析了现代艺术的地域性特征,指出国际现代艺术体系有"中心-边缘"性的分布格局,从流派数量和艺术主题的变化方面总结了其发展演变特点,并且总结了历史上三次重要的艺术扩散过程。其次分析了我国现代艺术发展的时空分布和地理格局,指出我国现代艺术的中心位于东部沿海大城市,具有分布不均、在国际体系中地位不高的特征。最后指出我国城市积极参与国际现代艺术体系、提升文化艺术地位的重要性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0.
随着旅游地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作为核心利益相关者的门户社区居民享有的生态权益与承担的环境责任不对等成为旅游生态不正义的重要表现,实现生态正义对旅游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黄山风景区东南西北4个门户社区为案例,采用方差分析方法,从人际生态正义和种际生态正义两个方面分析门户社区居民对生态正义感知的水平、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受访的门户社区居民对种际生态正义感知水平显著高于人际生态正义;(2)生态正义总体感知水平方面,南门>北门>西门>东门;人际生态正义感知水平方面,南门、北门对分配正义、程序正义感知水平显著高于东门、西门,北门、西门对互动正义感知水平显著高于南门、东门;种际生态正义感知水平方面,南门对环境责任行为感知水平最高,其他三个门户社区差别不大,北门、西门对旅游负面环境影响感知水平显著高于南门、东门;(3)居民生态正义感知空间差异受区域基础、区位条件、政策制度和个体价值观念四种因素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