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93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189篇
  2014年   676篇
  2013年   758篇
  2012年   763篇
  2011年   702篇
  2010年   451篇
  2009年   431篇
  2008年   566篇
  2007年   415篇
  2006年   420篇
  2005年   365篇
  2004年   168篇
  2003年   184篇
  2002年   232篇
  2001年   178篇
  2000年   16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一 宗族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在宗族发展相对发达的华南地区.已然成为人类学者研究的沃土。由于经济高速增长.温饱问题的解决和财富的增加以及返乡华侨的推动.为宗族复兴创造了条件,主要表现为:祭祖联宗、编撰族谱、修建祠堂、组织乡俗活动等。在一些地方.[第一段]  相似文献   
92.
《江苏地方志》2007,(1):34-34
11月15日,昆山市召开全市地方志第四次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二轮修志任务。从2006年开始到2010年,完成《昆山市志》的编纂出版任务。由于昆山各镇第一轮的镇志编纂工作已率先完成,二轮修志启动后,部分镇应完成续志工作,部分镇可完成  相似文献   
93.
<正>随着以信息化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的到来,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正在掀起新的热潮,为综合档案馆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加快了综合档案馆融入信息社会的脚步,提升了综合档案馆的社会知名度,使档案信息在为社会各界提供服务方面取得新的进展。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新时期档案馆工作中一项基础性业务工作,是档案馆工作实现历史与未来有机连接的战略举措,是摆在每个档案馆工作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需要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思考,走出一条我们自己的档案信息化之路。  相似文献   
94.
<正>志书是承载社会历史和现状的产物,是继往开来、服务当代、垂鉴后世,具有独特历史文化价值的地情书。历代方志都是在不断发展中前进的,方志事业之所以在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经久不衰,是由方志的性质和功用所决定的。李铁映同志在全国地方  相似文献   
95.
武汉近代展览会是伴随着西方列强的进入而出现的,它与商品经济联系密切,是武汉商品经济发展和社会近代化的产物。它主要包  相似文献   
96.
<正>图书馆是弘扬民族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社会组织,同时又是重要的信息情报搜集、整合、发布机构。图书馆具有保存人类文化成果、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技信息、开发智力资源的基本功能,是社会教育、科学研究、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时代背景和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97.
版画创作沿革现代版画是20世纪中国美术最具革命性的画种。被誉为:“时代的战鼓”和“革命的号角”的新兴木刻艺术,诞生在大敌当前,国难当头的特殊时期,这也就注定要经受严酷的考验。鲁迅以其独具的艺术战略眼光,洞察了新兴木刻艺术强大的生命力,倡导它“乃是作者和社会大众的内心的一致的要求”。  相似文献   
98.
<正>19世纪60年代掀起的洋务运动扰攘了中国30多年。在这期间,中国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尖锐,中国社会进一步加深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性质,清政府则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但是,洋务运动是一场以"师夷长技以  相似文献   
99.
明代内地佛教、藏传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萨满信仰及民间宗教性活动在宗教生活中角色各不相同,国家宗教政策也因应其差别而有不同。原本来自南亚的佛教虽然深深溶入了中国文化中,但其与经典儒家思想的冲突始终没有平患。明中叶以后,受皇室宗教活动加强的刺激,佛教与儒家的矛盾尖锐起来。这种矛盾促使部分士大夫强烈反对寺院修建并发表辟佛言论。明朝政府对藏传佛教政策与对汉地佛教政策有同有异。其重要差异之一是,明朝对藏传佛教政策与对西部边疆政策紧密相关,而对汉地佛教政策则于周边关系政策基本无关。此外,部分士大夫以藏传佛教为“番教”,认同程度逊于内地佛教。明朝一些皇帝因喇嘛多擅长某些“法术”,对其有特殊兴趣,并因而导致士大夫针对相关政策的批评。道教起源于本土民间信仰,在明代与儒家士大夫的冲突比较和缓。但明朝君主中信奉道教者多,既影响到国家政治,也影响到士大夫与君主的关系。士大夫在反复重申儒家原旨的同时,对道教的批评也日趋尖锐。伊斯兰教在社会生活中相对封闭,在明代政策中大体上表现为一个民族政策问题而不是一个宗教问题,基本与国家以及其他社会成分相安无事。明中期以后,天主教再度传入中国,当时士大夫寻求改革,明朝对天主教大致宽容。明代流行对不同宗教兼容并取倾向,民间宗教性信仰、习俗多样而活跃。明朝政府将民间宗教基本看作民俗,一般无干预,对视为“陋俗”者加以排斥,在涉及秘密社会活动时则严厉禁止。明朝宗教政策之基本精神,一在信仰自由主义,二在保持国家政治世俗性质,三在维持社会稳定和国家对社会的控制。集中体现这些政策精神的仍是儒家政治社会理念并倚赖士大夫群体的努力。其变动因素和矛盾来源,则一在诸教向国家政权机关的渗透,二在皇室特殊化行为,三在民间泛神论多元信仰倾向,四在部分士大夫的信仰综合主义。  相似文献   
100.
南宋诗词镜     
王纲怀 《收藏家》2007,(4):10-14
新文体纪实小说《白帝城》的作者王以培在书中说:“文物在文,不在物;物是文的载体,文是物的灵魂。”说这句话应该是有前提的,但用来评价南宋镜的文化价值,真是确切。南宋处在一个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徽钦二帝被俘、锦绣山河“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