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34篇
  免费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372篇
  2013年   389篇
  2012年   412篇
  2011年   400篇
  2010年   273篇
  2009年   348篇
  2008年   356篇
  2007年   316篇
  2006年   349篇
  2005年   213篇
  2004年   146篇
  2003年   188篇
  2002年   213篇
  2001年   153篇
  2000年   143篇
  1999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作为传播知识、传递信息、培育人才的图书馆,如何发挥优势,扩大职能,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是值得探索实践的一个重要问题。积极探索服务社会的有效途径1、向社会提供文献服务丰富的文献资料是图书馆赖以生存的基础,  相似文献   
992.
群众文化艺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显著民族特征的文化结晶,是一个民族历史形成的人文精神、民族风俗和文化心理。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各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要贯彻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这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弘扬、发展、繁荣群众文化艺术的基本原则和根本保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对于推进群众文化艺术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3.
青少年时期是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从整体上来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给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使现在的青少年具有许多宝贵的优点;与此同时,社会上一些领域道德失范,一些地方封建迷信、邪教和黄  相似文献   
994.
李云 《文史月刊》2006,(7):63-64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已经成为我国走向新世纪的时代口号和社会目标。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制,不仅要借鉴国外法律文化中的精华,也要批判地继承国内的法律历史遗产。在中国古代法律思想史中,儒家法律思想居于主流地位,为中国传统政治法律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  相似文献   
995.
2006年4月26日,四川省地方志协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在成都市隆重召开,来自全省的15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听取和审议了第五届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及四川省地方志协会章程修改说明,并一致通过了对章程的修改,选举产生了第六届理事会及领导机构。中国地方志协会及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发来贺信,省民政厅、省社科联有关部门派员到会指导。  相似文献   
996.
《巴蜀史志》2006,(1):4-9
地方志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方政府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社会事业。我省第一轮修志工作已全面完成。按照边有对修志工作的统一部署,根据《四川省地方志工作条例》规定和我省地方志工作2010年目标规划,  相似文献   
997.
2006年5月l8日,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的《地方志工作条例》(国务院第467号令)颁布实施,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正式颁布的第一个关于地方志工作的行政法规。该《条例》的颁布,不仅将地方志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为地方志事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也对全国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的地方志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省交通部门要以学习贯彻《地方志工作条例》为契机,进一步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努力推动交通史志年鉴工作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998.
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的颁布,使我深感地方志工作任重道远。我虽不是青灯黄卷旁苦耕不辍的老者,但也饱尝修志工作艰辛。重读《条例》有三,有以下体会: 一、《条例》明确了地方志是官职、官责、官修 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的颁布,将地方志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是地方志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是盛世修志传承文明的幸事;是实现依法修志,建立地方志工作长效机制,保证地方志事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实事。  相似文献   
999.
王习贤 《攀登》2006,25(3):31-3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任务,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以下五个方面的关系,即处理好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与村民自治的关系,加大政府支持与提高农村自我发展能力的关系,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与保护资源的关系,促进经济发展与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关系,建设文明村风与扬弃传统习俗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00.
牛先锋 《攀登》2006,25(3):34-37
实现区域社会和谐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我国地域宽广,不同区域在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历史文化传统及其所面临的问题等方面,都有自身的特点。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充满活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六个方面入手,结合区域自身特点,切实解决区域社会和谐发展中面临的现实问题,不断推进区域社会和谐,进而由每一个区域的社会和谐,走向全社会的和谐,这可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合理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