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01.
中国和欧洲地区小石器文化的共同点是打片没有固定程序,石器类型以刮削器为主,但在Arago遗址中仍有少量的手斧和显示进步的技术因素,而在东欧和中国的小石器文化中都没有出现。"莫维斯线"的成因可能相当复杂,单纯归于其中任何一种因素都是不全面的。  相似文献   
102.
《四川文物》2021,(4):4-13
回龙湾洞穴遗址是一处位于四川省攀枝花市金沙江流域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该遗址于1987年进行了初步试掘,获得了丰富的石制品、动物化石以及磨制骨器。回龙湾洞穴遗址上文化层年代为23.8—23.4ka cal BP,下文化层目前尚无年代数据,根据其石器技术特征推测应同样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回龙湾洞穴遗址上下文化层的剥片技术均包括锤击、砸击和锐棱砸击技术,但上文化层的砸击和锐棱砸击技术的比例要略高;从工具修理特征上来看,上下文化层的工具均较为简单,以刮削器为主,相对而言,上文化层的工具尺寸要略大于下文化层,且类型更为丰富。回龙湾洞穴遗址是目前攀枝花境内唯一一处年代明确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对于研究该地区晚更新世晚期人类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3.
104.
良渚文化石器装柄技术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晔 《南方文物》2008,(3):92-92
良渚文化之所以在我国史前时期的考古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因为它的稻作农业、玉器、漆器、黑陶及礼制系统十分发达。事实上,它的石制手工业也走在当时的前列。目前已发现的良渚文化石器有斧、锛、钺、刀、凿、镰、镞、犁、耜、斜把破土器、双翼石器(耘田器)、纺轮、网坠等10多种。这些石器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打制为主、制作比较粗糙的农具,如犁、  相似文献   
105.
空谷鬼影     
蒙可 《世界遗产》2013,(4):36-41
“我是准?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个哲学上的人生三大问题困扰着无数学者。其实,他们不妨去东非坦桑尼亚北部的一个峡谷里走一圈,答案并不难找。  相似文献   
106.
贝洛 《中华遗产》2010,(3):54-65
人类最早制造和使用的工具是石器。当人类的祖先发现了持续地制造锋利石器的诀窍以后,便有了史前时代的一次重大突破:人类的手臂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坚强延伸,能够达到前所未至的远处,得到以前无法得到的食物,也迈进了史无前例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07.
本文以杨林南山遗址石制品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岩性的鉴定、标本数据的测量、石制品的类型学分析,和与周边地区同时期旧石器考古学文化的比较,以此加深对该遗址文化内涵及特征的认识,并对张广才岭地区的旧石器文化面貌有一初步的了解,同时为探讨东北亚旧石器文化间的交流与传播提供了一批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08.
桦树河口遗址位于于吉林省通化市二道江区桦树村,该遗址可分为二期,一期遗存发现有一段基石遗迹,出土的遗物多是在基石堆积的缝隙中获取,主要有陶器和石器。陶器以夹砂红褐陶为主,有少量夹砂黑褐陶和黄褐陶,手制,烧制火候较低。二期地层中出土了少量遗物,主要是陶器和铁镞。初步推断,遗址一期文化相当于春秋战国时期,二期相当于汉代。  相似文献   
109.
2009年春,孟津县在进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一件珍贵石器。该器平面呈T形,上有横长的双柄,下为锋利的宽刃,当系古人用于推刮木料等的石刨。石刨的年代距今约6000年,它是仰韶文化先民们的重要创造发明并在史前工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0.
王家田遗址是安宁河流域与大石墓群同时期的一处遗址,此次发掘清理灰坑3个,出土物有陶器和石器。陶器包括大双錾耳深腹罐、双耳罐敞口罐等。石器有石刀、石核、细石片等。出土的遗迹和遗物对于单纯的大石墓发掘所获得的材料是极其重要的补充,也为全面地揭示大石墓所在文化的面貌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