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7篇
  免费   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92 毫秒
161.
交椅--继承胡床久远血统的中国杰作 图为敦煌壁画中北魏双人坐胡床,这张胡床,两木交叉。床面用绳索连接,可张可合,就像今天的马扎。右图这张明式交椅就是中国最古老的椅子——胡床的直系后代,它的椅圈曲线弧度柔和自如。  相似文献   
162.
敦煌石窟虽然处在陆路丝绸古道上,但其壁画却为我们保存了非常丰富的水上交通工具舟船的形象。据笔者的实地调查、核对,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等石窟的北周、隋、唐(盛唐、中唐、晚唐)、五代、北宋、西夏时期的50多个洞窟中,有70余幅画中绘有约计100多只舟船,在敦煌藏经洞保存的绘画中也有舟船。其中有的是一至数人划桨摆渡的一叶扁舟,有的是扬帆出海的商船。以造型来看,有飘板、椭圆形船、无帆小船、帆船、双尾船、楼船等数种。敦煌壁画及绢画、纸画中的舟船大都出现在"观音经变""报恩经变""贤愚经变""佛教史迹画"及个别"金刚经变"、"密严经变"和"尊胜经变"中。其中"观音经变"中出现的大都是帆船,尤以莫高窟盛唐第45窟的航海船描绘的清晰,在大帆船桅杆的顶部清楚地画出五级挂帆扣,以示该船可根据风力随时调整行进速度,这是在敦煌石窟所  相似文献   
163.
制作这期特别策划时,摄影师黄友刚传来的一组照片勾起了我的兴趣。镜头对准的焦点是康陵宝城上的城砖。无需刻意放大,就能辨识出砖上刻写的小字。“泰兴县造”、“直隶常州府武进县造”、“成化十九年长垣县口造”……粗略一数,仅地名就出现了六七个。  相似文献   
164.
壁画的发展与不同民族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生活习俗、宗教、哲学、美学观念等紧密相连。同时,壁画的制作也与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因此古代壁画极具历史、艺术、科学技术价值。墓葬壁画出现并最终形成一种丧葬文化现象是在汉代。汉代墓葬壁画自西汉前期形成以后,不断发展演变并形成了一套非常系统完整的体系,表达了深邃而复杂的信仰和丧葬观念,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绘画的造型技巧和艺术表现形式,因此墓葬壁画在早期绘画史和思想史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研究对发表在《考古学报》、《考古与文物》等十余种期刊自创刊至2015年的有关墓葬壁画方面的资料进行了系统整理,据此研究了我国墓葬壁画的分布区域及其特征,总结墓葬壁画的保护模式与方法,并就墓葬壁画保护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5.
刘述孟 《东南文化》2022,(2):132-139
大型拼镶砖画是以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羽人戏龙、羽人戏虎等为核心的墓葬装饰,产生于刘宋,萧齐达到成熟,陈代消亡,集中分布在南朝都城建康及周边。其主要运用于高等级墓葬,是南北朝文化正统之争中南朝在文化上的重要举措,对南朝的其他地区、北朝及后世的隋唐墓葬装饰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将此类固定的墓葬装饰称为“建康模式”。“建康模式”也是中古时期墓葬装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6.
线描是中国绘画的一种重要造型手段,不管是中国画、壁画和民间绘画,都离不开线描这种至关重要的艺术语言。它是中国绘画塑造艺术形象的骨架,同时,线描本身又有特殊的独立的审美内涵和艺术价值。绘画线描和汉字书法有着紧密的联系,受到中国书法的启示和影响。中国绘画的线描有悠久的历史,在晚周和秦汉的帛画中线描已经很成熟,到了魏晋南北朝时又得到了发展,呈现出不同的风采。在以后的时代,随着绘画内容的扩展和塑造形象的逐渐深入,线描艺术也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变化,所以美术史上曾有过“十八描”之说,其实也就是指线描丰富多姿,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167.
曹瀚 《丝绸之路》2013,(5):58-58
在莫高窟“朝圣”的20多天里,我从大家对于壁画近乎教徒般虔诚的拜谒中,隐约感受到了一丝的困惑和疑虑,那是我们大家都不愿触及但又无法回避的一个越来越清晰的问题:我们是来“朝圣”的,但“圣”在哪里?又怎样“朝”呢?如果就是每天看壁画,作写生,那好像缺乏了点神圣感。我知道大家都很苦闷,但也都不愿去触碰别人的感受,只是在默想。也许画家们会在辛勤的创作中破解这其中的要义。  相似文献   
168.
向往敦煌     
莫高窟,从十六国始,经北魏、隋、唐、五代、宋、元数代不断开凿、建造而蔚为壮观。岁月深处,有什么能像莫高窟一样历经沧桑却越发璀璨?2000多年来,有什么能如莫高窟这般,以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和美仑美奂的壁画艺术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朝圣者?  相似文献   
169.
朝圣寄语     
《丝绸之路》2013,(5):23-29
连辑(甘肃省委委员、常委、宣传部长)我们的敦煌石窟的这些壁画大概类似文学中的《诗经》敦煌4.5万平方米的壁画类似于文学中的《诗经》。那么我们把它像《诗经》那样整理出来,那就是敦煌画派。可惜我们没有整理出来。我们让它实现一次伟大的艺术复兴,也可能在这种已经越画越俗、越画越没有太多出路的情况下是一场革命。造美术敦煌,不是为了画画,是为了敦煌。  相似文献   
170.
敦煌是什么?在这里它不再是地域的概念,而应该是一个以宗教精神为核心的朝圣之地,同时也是一个散发着浓郁浪漫气息的艺术朝圣之地:是两者合二为一的古丝绸之路上一个仍然充满活力的史化学领域研究的资源赢库,这应该就是敦煌。我在敦煌看到了什么?敦煌壁画是以线型结构与浪漫想象的意象造型及恢宏的色彩为基础,以形达意,线面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