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6篇
  免费   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才洛 《中国西藏》2015,(6):73-75
白噶寺位于西藏山南地区隆子县加玉乡,因著名的噶举派高僧竹巴·白玛噶布(1527—1596)曾在此修行而得名,具体建寺年代不详,现为藏传佛教噶举派(竹巴噶举)寺院。  相似文献   
22.
建于庙底沟二期文化阶段的陕西省佳县石摞摞山石城,规模虽比较狭小,但其建设规划、构筑的复杂性、先进性,和防御体系的完备程度,在目前所见龙山文化中期以前陕、蒙、晋相邻的北方地区大量石城聚落中,显得非常突出。该城的兴建,非其遗址区内的劳力所能承担,标志着可组织、动员更大范围的人力和社会资源的社会组织已经形成。其与年代相近的石峁皇城台等石城的出现,表明以河流、水系为分域的地方性中心聚落已悄然诞生,北方早期文明的帷幕徐徐开启。为清河县下塔类形态更进步、规模更宏大的城邑在北方地区出现,以及4000年以前具有都邑性质的石峁古城的诞生,奠定了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23.
文章通过对新华、石峁、木柱柱梁、神圪垯梁、寨峁等遗址的分析,初步研究了陕北地区龙山及夏时期的聚落与社会等问题。本文把这一时期的聚落分为三级,进行了聚落分类,同时通过墓葬研究对墓葬进行了分类和分级,并分析了当时的葬俗、葬仪、社会等级等,此外对石峁古城的性质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4.
贡嘎曲德寺怙主护法殿是寺庙建造者同时也是萨迦贡嘎派创派祖师贡嘎南杰的个人修行场所,因此该殿的绘塑作品最为直接地反映了祖师个人的思想和意愿,也概括了萨迦派最为核心的教法。同时,由于贡嘎南杰与钦则钦莫的师徒关系,因此该殿的壁画最有可能直接反映了钦则画派的艺术特征及萨迦派的核心思想。作者通过对怙主护法殿内绘塑作品图像的研究,结合相关文献,尝试还原殿内绘塑面貌,并对图像内容进行辨识。  相似文献   
25.
本文从西方学者们对收藏在各大博物馆和私人手里的成化和正德时期的数组风格相似、并有明确汉藏文题记的唐卡的研究成果入手,厘清了迄今为止各种学术观点的对与错,并在此基础上,综合性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指出汉藏艺术风格(或藏汉艺术风格)从明初以来到明正德时期衰变的过程,不仅是此前相关研究的盘点和总结,而且推进了此研究向深度和广度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6.
杨双 《旅游》2007,(4):16-19
“莫斯卡”,初一听这几个字,很容易让人误认为是南美洲某个古老而神秘的地名。其实,她是横跨四川丹巴、道孚、金川三县八乡的高原牧场,而莫斯卡村则是这片草场上人口最多的村落。[编者按]  相似文献   
27.
本人对麦积山石窟初期洞窟的考察中,发现几个洞窟内的胁侍菩萨或交脚、半跏思惟菩萨的宝冠上装饰有仰月,这是来自波斯萨珊王朝的冠饰,在5世纪时影响到了中国的佛教造像.麦积山的这种冠饰可能受到云冈石窟反传的影响,不是直接来自于西域或中亚.本文即以麦积山石窟为例展开,对这一冠饰的演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8.
由李文军、王逢睿撰写的《中国石窟岩体病害治理技术》一书,洋洋40万字,由兰州大学出版社于2006年3月出版.本书紧密结合石窟保护的实际情况,系统地论述了石窟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特征,科学地分析了石窟岩体病害的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将工程地质学、地质力学、滑坡学及岩土工程学等学科的一些成熟理论和技术引入文物保护中,将危岩体和滑坡计算理论及防治技术--锚固理论的技术应用于文物保护治理工程中,对石窟的各种岩体病害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方案和具体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9.
磁县赵王庙摩崖造像是有明确纪年的隋代佛教造像遗迹,由于地处偏僻,过去鲜为人知。本文作者对赵王庙摩崖造像进行了初步的考古调查,并对造像题材、造像题记、造像风格等进行了初步探讨。赵王庙摩崖造像的发现,为研究隋代佛教信仰、佛教组织以及进一步研究邺下佛教和响堂山石窟又补充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30.
“桃花石”一名最早见于拜占庭历史家西摩卡塔的著作。从语源上,“桃花石”是“大汉”的音转,是匈奴和北方草原民族对汉帝国的称呼。西突厥在中亚兴起后与拜占庭帝国发生交往,将此名传输给后者。“桃花石”西传中亚、西亚过程中被各族政权所采用,既指中原王朝,也以自身承受之,此间意义逐渐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