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2008~2010年,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对位于西藏江孜县的白居寺进行了调查、测绘。白居寺修建年代为1418~1436年,历时18年,寺内建筑构架、彩画、彩塑、壁画均为明代遗构,是研究西藏地区明代建筑、佛教历史的珍贵实例。  相似文献   
32.
王琰  康曦 《文史月刊》2011,(1):31-34
以济南四门塔佛头失窃、回归事件为背景创作的大型公益电影《神通佛影》,10月26日在济南举行了开机仪式,目前正在紧张拍摄中。  相似文献   
33.
引言:最近,受清华大学陈志华、李秋香两教授的邀请,我参与《中华古村落》大系的编撰工作。每省一卷,我承担贵州卷。每卷收录20个古村落,每个村落3000字,20幅照片。另外,写一篇一万字的《分卷序》。在此基础上,我撰写了《领略贵州古村落风韵》一文,主要介绍贵州古村落的自然环境、历史流年、地域特点、民族特色、美丽外观、鲜明个性、丰富的内涵等等。  相似文献   
34.
含光门土遗址属于室内土遗址,通过对土遗址病害、博物馆内温湿度、不同深度含水率长期监测及土样渗透系数、硬度测量发现,在相对密闭环境中,含光门土遗址在冬春季泛碱、剥落及春季严重霉菌等病害反复发生与遗址水分“单向蒸发”周期性变化有关;周围草坪浇水、降雨、城市排水渗漏向遗址内部渗流引起土遗址管涌的直接破坏。分析了地下水分变化引起含光门土遗址病害的原因,提出了在博物馆两侧设置隔水墙为主要措施,防止周围地下水渗流对土遗址的直接破坏作用,保持博物馆内恒温恒湿,防止地下水的“剧烈”变化引起的劣化影响。本研究可为含光门土遗址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5.
田又萌 《丝绸之路》2013,(8):103-105
作为受众喜闻乐见的一种信息传播方式,影视文化传播具有声像并茂、通俗易懂等诸多优势,是信息时代最为强势有效的传播工具之一。就城市形象的传播而言,目前,国内学者仍未将媒介传播策略从营销手段中单独提炼出来,以此进行专门理论研究。而电视剧理论研究中对城市意象的分析也只停留在美学和社会学角度。本文以影视剧《大境门》为例,采用归纳与逻辑演绎法,阐释城市形象的影视文化传播,力图实现提升城市形象的效果。  相似文献   
36.
王璟琦 《神州》2013,(16):15-15
在《玫瑰门》中,"枣树"以几乎每章一次的频率出现,成为小说中的一个连贯意象。本文从三代女性在枣树下发生的故事出发,对枣树这一意象在《玫瑰门》中的象征意蕴做一分析。  相似文献   
37.
清廷通过崇文门税务总局对大多数进京货物征收商税,并直接控制了这一重要的商税来源。本文对清代崇文门税务总局的设置,特别是对征收货物的种类、应征收的税额,以及税价的调整等作了具体的考察。  相似文献   
38.
2017年5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对高平西李门遗址进行了系统调查.遗址地处丹河东岸二级阶地,面积约50万平方米,保存状况较好,时代从仰韶文化中期一直延续至西汉早期.本文主要选择其中7处典型单位进行简要介绍,以期补充学界对晋东南地区考古学文化面貌及其与周边地区相互关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39.
隶属中央官署的东、西上閤门司并不见于传统契丹社会,其设置与唐代的"入閤礼"有关。入閤起初是朝仪的一种,其后閤门逐渐演变为固定的官署。辽太宗会同初年,效仿五代职司机构始置东、西上閤门司,但其职掌并不以"入閤"礼仪为限。检阅史料可以发现,辽朝中期以后,东、西上閤门司的属官、品级及职掌等诸多方面,在对北宋制度借鉴、效仿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总体上看,辽朝时期的东、西上閤门司虽有不完善的一面,但作为职掌国家礼仪生活的部门之一,在辽朝中后期国家礼仪生活中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0.
刘晓晨 《收藏家》2010,(3):37-42
沈阳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宫珐琅器中,有许多炉、瓶、盒等器物是乾隆年间制造的宫廷御用器,这些器物大多带有“乾隆年制”的款识,年款旁边有的还分别刻有“田”、“色”、“筵”、“鉴”、“夏”、“集”、“敕”、“门”等字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