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0篇
  12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周瑞娜  杨梅 《神州》2013,(18):17-17
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伤痕文学"渐渐兴起。在"伤痕文学"这一文学浪潮中,作为生力军的知青作家们以其亲历性的经验和独特的视野对与自己命运相似的知识青年进行观照,写出了他们的尴尬处境。作为一个始终关注知青命运的作家,叶辛以其写实的风格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个鲜明生动、处境尴尬的"局外人"形象。  相似文献   
102.
<正>在祖国雄鸡之冠,有一片苍茫的抚远三角洲荒原。1969年,一位勇敢的将军带领六万转业官兵和六万来自京、津、沪、杭、哈、齐、牡、佳等城市的知识青年,垦荒原、修铁路、建电站、治河水,建起了北大荒的大粮仓——建三江农场群。如今建三江已经成为年产粮食160多亿斤的粮食主产区。建三江的缔造者——王少伯将军用他87年的人生经历谱写了一段共和国的传奇。  相似文献   
103.
在祖国的东北边陲北大荒。有一个活跃在中国文坛的“知青作家”群。他们分别是: 江南才女张抗抗 30年前,从遥远的西子湖畔,向北大荒走来了一个姑娘,若干年后,她成了“知青作家”中以自己清丽高洁的风格独领风骚的一位。她的作品一发表就被报刊转载,被读者注目,被专家讨论,引起轰动,她就是著作颇丰的张抗抗。 张抗抗早就表现出了自己的文学天赋。11岁,那时她还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少年文艺》就发表了她的处女作《我们学做小医生》。25岁那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她的长篇小说《分界线》。然而只有此刻,北大荒精神才真…  相似文献   
104.
辛雨 《文史春秋》2000,(1):42-46
俗话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间过得真快.那场轰动全国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至今竟已过去整整30个年头。但是,当初下乡的情景,我却历历在目,仿佛就发生在眼前。  相似文献   
105.
泱泱大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在中国的版图上,铁路运营里程达6万多公里。然而,铁路线的人均拥有量只有一支香烟那么长,中国铁路曾经有过难以承受年人口流动量达10亿多人次的现实,买票难,乘车难……。人口的流动无疑增强了社会的活力,人们已不再老守田园,纷纷走出家门,经商的、旅游的、公出的、打工的……一起向铁路线涌来。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在旅客列车里,组合成一个个流动的小社会,演绎出一幕幕人间故事和人生百态。作者用自己的感受记录了世纪末中国铁路这段无法忘怀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6.
萧芸 《江淮文史》2004,(3):22-34
热血代言——写就“知青福音书”。我出生在地灵人杰的湖南湘潭,是1965年上山下乡、1979年回城的老知青,在湘中山区当了14年农民。1979年回城之后,作为职工家属招工到株洲331厂的幼儿园工作。  相似文献   
107.
39年前,我还是贵阳十六中的一名初中生。1968年10月5日,贵阳首批知识青年满怀豪情壮志,奔赴威宁、平塘上山下乡,插队落户,我也是其中一员。其时,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最高指示是这批知青下乡两个月后,也就是1968年12月才发表,所以这批青年的“革命性”和“狂热性”由此可见一斑。首批知青均来自各个中学,  相似文献   
108.
王勇 《文史月刊》2008,(8):16-17
“蓝蓝的天上,白云在飞翔,美丽的扬子江畔是可爱的南京古城,我的家乡。啊,彩虹般的大桥,直上云霄,横断了长江,雄伟的钟山脚下是我可爱的家乡。  相似文献   
109.
“文革”前,知青运动就已在全国各地开展起来。早在1964年,晋城作为山西省的一个大县,已经搞起了试点。至1966年底,先后分期分批动员了上千名知识青年到县属十几个乡村插队落户,参加农业劳动。  相似文献   
110.
1999年金秋,我与邵长兴同志在北京新方志优秀成果展览会上相识。这位被誉为“三苦伟业一乐翁”的老人,当年已逾古稀,但他思维敏捷,风趣健谈,刚强有为,壮志不移。这次相识,虽是初交,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记忆。真可谓“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北京别后,各奔东西,但常有飞鸿往来,我对他不再陌生,问姓悉知青云志,称名似见慈祥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