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和东红 《攀登》2006,25(3):89-91
本文通过阐述现阶段利益群体多元化矛盾现状、特点,分析了利益群体多元化矛盾的性质和化解利益群体多元化矛盾的意义,提出了化解利益群体多元化矛盾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02.
陈媛 《神州》2014,(11):141-141
战争中,情报是制胜的关键。政治的复杂性是造成战争中情报失误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系统分析因政治因素造成的军事情报失误,对减少情报失误,提高战斗力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3.
正在体育教学中"体育后进生"是客观存在的。所谓"体育后进生"是指体育品德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与体育教学不相适应,完成不了体育学习任务的学生。教学中怎样对"体育后进生"进行转化教育,是本文研究的课题。一、"体育后进生"的"个性"心理特点1.体育学习动力不足:他们对体育学习和锻炼的目的意义认识不清,对体育的兴趣仅停留在对结果的需求上。2.缺乏积极的情感体验:由于体型较胖、力量较差等原  相似文献   
104.
“文化大革命”中,有“军委办事组”这样一个组织。因何成立这样一个组织?它又怎样取代了军委常委?下面提供一些资料,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5.
赵恒 《安徽史学》2012,(4):66-69
对于二战后出现的核时代,尼赫鲁持欢迎的态度。他高度重视核能的和平利用,认为它代表了当时科学的最高成就,是落后国家迅速追赶西方先进国家的捷径,并为此在政策上给予印度核科学研究、核设施建设以巨大的支持。他坚决主张进行全球性的核军备控制与裁军,建立无核化的世界。他反对研发核武器,不主张、不支持印度拥有核武器。他的反核言论与支持发展核能的政策及他当政时期印度拥有制造核武器的能力形成了一种矛盾的现象,为他之后的印度政府改变核政策提供了科学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06.
陈爱娟 《安徽史学》2012,(3):124-126
正19世纪80年代以后,芜湖米市由一个地方性的米市迅速崛起为全国性的米市。关于芜湖米市勃兴的原因,学界已有成果从政策扶持、地理条件、历史渊源、市场发育程度等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①,笔者认为,还与芜湖  相似文献   
107.
汤勤 《神州》2012,(23):181-182,184
尽管先秦思想家们对如何实现"大同"理想有各自不同的甚至是对立的主张,但他们都为描绘"大同"理想留下了耀眼的思想火花,在这个意义上,"大同"理想作为先秦诸子共同的思想基础成了先秦哲学的精髓。"大同"社会和柏拉图的理想国在具体社会构造上有着明显差异,但两者在基本原则上的一致也相当明显的。理想社会模式在先秦诸子看来是经验世界的精华积聚,在柏拉图眼中则是一个来源于绝对的先验世界。在论述完善大同理想的思想历程中,先秦思想家们也陷入了两难境地,理论体系的内在矛盾逐步凸现出来。  相似文献   
108.
马成才 《攀登》2013,(2):92-97
社会管理创新是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需要,是加强社会建设、不断改善民生的重要保障。作为民族地区、欠发达地区,海北州经济基础薄弱、社会发育程度低,社会管理的领域广、难度大,社会建设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作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9.
戴磊  朱泽荣  薛艳伟 《黑龙江史志》2013,(15):163-164,167
二战期间,美国太平洋战区军队内部的海、陆两大军种之间经常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引发各种矛盾。本文通过分析美国海、陆军之间的矛盾是如何影响美国在制定对日作战具体决策,以及这些决策是怎样改变了二战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0.
唐天贵 《黑龙江史志》2013,(11):285-285
<正>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在教师和学生这对矛盾统一体中,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失去任何一方都不成其为教育。教育的效果取决于良好的师生关系",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作为一所年轻的学校,教师年龄与学生年龄相差不大,彼此都处于情绪不稳定、遇事不冷静的时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