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宁景虹 《神州》2012,(24):118
母语和目的语语音项目间存在相似等级,等级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知识难度以及二语习得者的学习策略。本文以韩汉单元音为例,用非量化手段分析其语音差异等级,并指出初、中、高不同教学阶段的重难点及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2.
<正>汉惠帝刘盈、晋惠帝司马衷和明惠帝(恭闵惠皇帝)朱允炆,其谥号都带个"惠"字,即有"仁慈、柔顺"的意味。这三位以温良冠名的帝王,都是朝代的第二任帝王,其人生的轨迹有着很多相似处。  相似文献   
13.
屈原和贾谊在这样几个方面都有惊人相似:一、命运遭遇相似;二、怨愤情续相似;三、民本思想相似;四、教育思想相似;五、气质禀性相似。  相似文献   
14.
在1952年的平原省时期,新乡辉县褚邱一带出土了7件青铜组器,现珍藏于新乡市博物馆①,分别为鼎1、卣1、尊1、簋1、爵3.在这7件青铜器上,装饰着同一时期的青铜纹样,并且铸刻有完全相似的铭文"妇(婥)(聑)".据考证应是属于殷商时期同一族群、同一贵族、在同一时期使用过的青铜礼器.  相似文献   
15.
最近,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情严重,而国务院近日讨论通过的《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和《长江中下游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披露了三峡工程的一些问题,更引起社会的担忧和联想。三峡工程和气候变化有无联系?学术论证上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是否合理?国家以后在相似工程的论证上可以做出哪些改进?本刊对22年前曾为《长江长江:三峡工程论争》一书撰文的学者茅于轼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6.
钟铃 《神州》2012,(5):218-218
由于一衣带水的关系,中日之间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和恩怨纠葛,及其相似的文字,及其相似的人种。然而,在如此相似的背后却有着及其不同的文化特征。在亚洲人眼里日本这个国家是能使人热血沸腾的,正因为它给人带来了太多的伤害和痛苦使人们在了解它的时候变得片面。也许从西方人眼里去看更容易发现它的不同。那么我们就借助西方人的眼睛,拓宽我们的视野,了解一个更加客观的日本吧。  相似文献   
17.
薛清 《神州》2013,(33):204-204
物理对好多学生来说是很抽象的科学这主要是由物理学自身的特点决定的,因为物理这门课对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要求都很高。进入高中后,由于定义、概念、规律、现象、公式多,叙述多,进度快,方法灵活,题型多,学生如果仍靠初中那种以机械记忆为主的学习方法,显然是无能为力了。由于理解能力差,即使记住了定义、公式,因不解其意,不注意适用条件,便往往乱代公式,乱用数据,面对万花筒式的题型变化,更是束手无策,望而生畏,失去了信心。在高一新生入门阶段,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有意识的提醒或指导学生预习、听课、温习、作业、复习、考试等,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18.
张文彬 《神州》2013,(19):207-207
在初中所有科目当中,数学课的课时占很大比重,不亚于语文英语,但初中数学的状况并不乐观,总有一部分学生数学成绩不理想,原因就是教学效率低。中学生正处于对任何事物都倍感好奇的年龄阶段,为了让初中数学教学有质的飞跃,教师可以抓住这一心理特征,大胆创设他们好奇的问题,从而激活课堂教学。例如:在讲相似三角形中,教师可以直接指着操场上一棵参天大树说:“在没有较大的工具的情况下我能得出这颗树的较准确的高度,你们知道怎么测吗?”然后告诉学生学习了今天的课后你也能测出树较准确的高度。这样利用学生好奇的心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9.
李旻 《风景名胜》2016,(1):106-112
英国诗人格雷·厄姆格林曾于上世纪30年代游历里加后惊叹"里加,北方巴黎",这是他对里加的赞誉,但其老城建筑风格与巴黎并不相似,而是极尽北德城市的童话浪漫风光,是非常典型的汉莎城市.老城规模很小,但很值得细细品味.往返行走于老城的各条小巷,只会被其精致及童话色彩打动,完全不会觉得枯燥.  相似文献   
20.
在博大精深的华夏文化中,自古以来就存在着一种视"河""山"为人间世界与神灵或鬼魂世界之间的"间隔地带"的观念。也就是说,古人很早就形成了一种以"河""山"来间隔人间世界与神灵或鬼魂世界的观念。梳理这一观念,大致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从"不到黄泉不相见"的"黄泉",到泰山脚下的"奈河"和汉墓中的"冥河",一直到"送瘟船"祭祀活动中的"地河",可见一脉相承的痕迹。它主要代表的是由空间和时间组成的"地下他界",其中"奈河"是重要一环,其与现世界存在着一种"连续性",与活人世界保持着一种"间隔性",是古人冥世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上古幽冥观和佛教地狱观的"扬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