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9篇
  免费   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朱洲平 《风景名胜》2016,(7):142-147
东园村潘姓宗族圆谱仪式上,潘潮良高举祭谱文书,大声诵读祭文.温州瑞安方言,声腔高亢,语调抑扬.此时的潘家祠堂,释道法事的鼓乐暂停.只有潘潮良略微沙哑的声音,回荡在祠堂朱漆的梁柱间.金字的牌匾,熠熠生辉,给新近重修的潘家祠堂,带来几分庄严和神圣.  相似文献   
52.
王敬雅 《清史研究》2023,(5):95-103
康熙中后期,官员捐银频繁发生,其中旗人官员对于皇家工程的捐银有着显著特点。这些工程的认捐者仅限旗人官员,认捐数额巨大,且收取时带有明显强制性。很多被称为“巴彦”的旗人官员被皇帝挑选出来,指名认捐皇家工程,并从中获得一定利益。旗下官员具有双重身份,他们既属于皇帝所主导的八旗系统,也是国家官僚系统中的一员。这种捐银方式直接影响到他们的个人生计。他们借助职任便利偷梁换柱、中饱私囊,对吏治造成了负面影响。旗人官员的捐银虽然短期内部分解决了皇家财政短缺的问题,但所暴露的国家与皇家财政界限混乱的现象,揭示了清朝政治运行过程中的弊端。  相似文献   
53.
西夏农业租税考--西夏文农业租税文书译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史金波 《历史研究》2005,(1):107-118
新发现的部分草书西夏文租税文书表明,西夏黑水城地区有以耕地多少缴纳农业税的固定税制,缴纳杂粮和小麦的比例为4∶1,每亩缴纳粮食地租为1.25升;西夏的“佣”和有地区特点的“草”也以耕地多少负担,农户的租、佣、草账是逐户登记,以迁溜(类似“里”)为单位统计造册;西夏农户还有负担较重的人头税;西夏实行以耕地为标准的实物租税,秋后统一征收,然后入库管理。  相似文献   
54.
或因时间上距今稍近的缘故,明清时期的契约文书在各地都有遗存,特别是关于徽州、福建地区的文书更有大量收藏。由于契约本身所具有的地方性和民间性,其对基层社会诸侧面以及区域社会的研究、国家对地方控制的认识等方面的价值已经充分地显现出来,并取得了人们的共识,贯穿于研究之中。为了拓宽研究视野,开拓研究领域,深化研究内容,敦厚研究学风,我们特从契约文书这一特殊的文献形式入手,就其与明清时期史学研究相关联的诸方面推出一组笔谈。希望能够引起学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55.
本文选择吐鲁番出土文书中的一些词语进行考释,以便于文书的阅读和研究,同时为大型辞书的编纂、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6.
明清徽州文书中所见的招赘与过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萍 《安徽史学》2005,(6):86-92
招赘与过继是家庭延续出现断裂环节时常用的实现香火传承的两种基本方法.在明清徽州文书中,有关招赘和过继的契约不乏,解读这些文献,有利于我们认识徽州社会的家庭观念、招赘与过继的方式以及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57.
乾隆《御制盛京赋》版本源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乾隆皇帝的《御制盛京赋》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是因为它有着巨大的历史价值、学价值及艺术价值。本就《御制盛京赋》的创作背景及内容作以简介,主要阐述它的版本源流情况,相关的名人和史实也穿插期间.试图理清《御制盛京赋》版本的传承脉络及特点。  相似文献   
58.
本文从盛京文化的内涵、内核、形态入手,并回顾梳理了沈阳城发展的历史,从而深刻认识盛京文化的价值所在,不仅奠定了沈阳历史文化名城的根基,而且丰富了中华民族大文化.盛京文化的定位是:区域性、阶段性文化,并且具有连续性.  相似文献   
59.
60.
浙江嘉兴博物馆收藏了一批清末至民国间嘉兴地区的土地契约文书,其中一套"五联式"的,出现了前半部分红契、官契纸和契尾的时间为宣统,后半部分验契执照和验契票据的时间为民国三年的情况,反映了嘉兴清末至民国初年间政权变更后动荡的社会环境中民间的土地所有权关系和土地交易程序的变化情况,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