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6篇
  免费   10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235篇
  2013年   144篇
  2012年   267篇
  2011年   250篇
  2010年   198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229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199篇
  2005年   280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310篇
  2001年   242篇
  2000年   31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赵慎 《文物世界》2014,(3):31-34
<正>中华之园,始自殷、周之"囿"。三千年间文献所记,知名后世者已难遍举。有遗址幸存及几经改建规模仍存者,屈指可数,园林的考古发掘更属罕见。据报导1991年在配合洛阳市基建施工中发现一处衙署庭园遗址,发掘结束推论之也仅能略知其宋代庭园之大概。汪菊渊先生在《中国古代园林史》前言中写道:"唐朝的园林,其遗址以至全部保存下来的,目前所知只有‘绛守居园池’(在今山西省新绛县)和四川省新繁东湖。其次,有关古代园林的文字史料非常零散,搜集起来有很大困难。宋以前的,只能从一般史籍中、类  相似文献   
132.
<正>2013年5~9月,晋阳古城遗址考古队在晋源镇康培集团苗圃内进行了一次发掘,发掘城墙部分时发现一条东西向的引水渠。水渠两端位于城墙东西两侧,中部叠压于夯土内(图一)。2014年5月,对其进行了解剖,现将发掘和解剖的结果简报如下。一、地层堆积根据解剖时的情况,结合水闸南壁剖面介绍如下。第1层:现代耕土层。灰褐色土,质地疏松,较杂乱,包含植物根系、碎石块、砖块等。厚15~25厘米。  相似文献   
133.
<正>晋阳古城东部区域由于埋藏深、水位浅,一直是困扰我们考古勘探工作的主要问题。经过实地调查与多方协调,根据工作的轻重缓急等实际情况,晋阳古城考古队决定首先对"十"字探区东西向勘探区东段进行勘探,以了解晋阳古城东部地下遗存埋藏规律。本段西起晋祠复线路,经太原鱼种场、晋阳堡村、梁家寨村、北瓦窑村北侧,至汾河西岸止,长约3700米、宽50米。本段区域以往只进行过零星的勘探调查,对地下埋藏的情况了解比较粗  相似文献   
134.
<正>晋阳城始建于春秋中晚期公元前497年,历经汉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到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赵光义火烧水灌毁灭。晋阳城从建成到废弃连续1500年使用,城址没有大的移动;突然的焚毁和后期破坏较少,使其成为城市格局保存完整、文化遗存埋藏丰富的古代城市遗址,特别是唐五代时期的都城遗址。该遗址重要的学术价值,引起了海内外城址研究方面专家学者的关注。晋阳古城遗址是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  相似文献   
135.
<正>晋阳,始建于春秋中晚期(公元前497年),历经汉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毁于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晋阳城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在中国历史的进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中原王朝安危所系的战略屏障,是北方草原文明和中原农耕文明交融的大舞台,为中华多元一体的民族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晋阳城从建成到废弃连续1500年使用,城址没有大的移动;突然的焚毁和后期破坏较少,使其成为城市格局保存完整、文化遗存埋藏丰富的  相似文献   
136.
《丝绸之路》2014,(15):54-59
甘肃新增五处世界文化遗产中,炳灵寺石窟、麦积山石窟是“丝绸之路:长安一天山廊道的路网”中分布的以佛教石窟为主要历史功能的宗教遗迹遗存的代表;锁阳城遗址、悬泉置遗址和玉门关遗址是“丝绸之路:长安一天山廊道的路网”中分布的以长距离贸易交通活动保障为主要历史功能的交通及防御遗迹类考古遗址的代表。  相似文献   
137.
本文以天水地区正式考古发现的齐家文化遗存资料为基础,结合周边地区同期考古成果,揭示天水地区齐家文化时期的农业生产、陶器制作、建筑技术、玉器加工、纺织技术、养殖、狩猎等生产状况,从而探讨其经济形态。  相似文献   
138.
在贵州发现的元代及元代之前的铭文器物——金属器、陶器、漆器,为数不多,现存器物铭文较少,且多集中出现在汉盛里。这些带文字的器物不一定都产自贵州,器物上面的字未必都是当时生活在贵州土地上的人们所书写,但是,无论它们产自本土,抑或由外地流入,毕竟让我们零星地了解到贵州历史上一些时期所存的书法状态。综观这些贵州考古发现的器物铭文,  相似文献   
139.
《世界遗产》2014,(1):40-41
5000多年前,在杭州北部的余杭良渚镇,曾经活跃着一个拥有高度文明的史前人类社会。这个被称为“良渚文化”的史前文明以制作精美玉器和夯筑规模宏大古城著称。5000年后,昔日先民发达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在当代人手中厚积薄发,积淀着良渚文化最深邃的内涵。以良渚古城为核心的遗址公园,已被浩淼葱郁的果园所覆盖,枝叶间含苞待放的桃红梨白,与良渚古城墙的千年遗迹共存。  相似文献   
140.
《世界遗产》2014,(5):118-119
“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结果近日在京揭晓,按照年代由远及近排序分别是:陕西宝鸡石鼓山西周墓地、湖北随州文峰塔东周墓地、山东沂水纪王崮春秋墓葬、湖南益阳兔子山遗址、四川成都老官山西汉木椁墓、河南洛阳新安汉函谷关遗址、陕西西安西汉长安城渭桥遗址、江苏扬州曹庄隋唐墓f隋炀帝墓)、四川石渠吐蓄时代石刻和江西景德镇南窑唐代窑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