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岭南古代先民,总追溯到百越民族。其后也出现过瓯骆、南越、僚、俚、瑶、僮(壮、假)、黎、畲等族称,这些民族是否一脉相承,是演变?是迁徙?是流播?是融合?学术界的观点并不一致,考古所表述的族属也较混乱,反映在地方志的表述也较紊乱。因为各个民族称谓的出现,其时间,其分布都不断变化,我们对各个历史时期的民族名称、来源、分布、文化特征、社会经济、社会性质、民族关系和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等,都缺乏深入透彻的系统研究,故未有统一的认识,地方志对杂处居住的民族记述存在互相混淆,矛盾和错误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火把节是中国西南部彝、白、哈尼等民族的传统节日.是这些少数民族崇尚光明的象征。节日时间多开始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二十五日.一般延续三天。白族传说中.古代有一位国王死后.王后为了纪念他.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这天.点燃松明招魂.火把节由此而来。有的研究者认为.火把节的产生与人们对火的崇拜有关,期望用火驱虫除害.保护庄稼生长。  相似文献   
13.
南宋时期,潘氏祖先从福建逃难入粤到达南雄珠玑巷,后因胡妃事件再次逃离散落珠三角,时至今日,珠三角潘氏后代组成宗亲团,入闽参加潘氏先祖入闽千年祭典大礼……  相似文献   
14.
朱红  李峰 《旅游》2010,(1):68-69
一直以为千家峒是个洞,后来才知道,在瑶族的语言中,“峒”是群山环抱之中比较宽阔的平原,千家峒就是指生活着上千户人家的山间小平原。  相似文献   
15.
笔者故乡,在桂西北汉壮杂居区。幼年时大人们就经常告诫我们,说人壮族人家不可食东西,于壮乡路上见异物或草结之类不可手触、跨过,须以某术禳之,否则即会“中蛊”。据长辈说,壮族妇女中有不少人会“放蛊”,此种“蛊”是培养而成的,如何培养则不知。该“蛊”总要以血食为生.故养蛊者须放出害人.设若久未放出,则会在其自家作怪.云云。问中蛊者症状若何,  相似文献   
16.
陈琪  谢志强 《旅游》2009,(7):48-51
水族的祖先来至南方,与水和海有很深的渊源;而水族风俗中则以鱼作为祭祖的主要供品。祭祖的鱼叫"鱼包韭菜"是将韭菜、栗仁等塞满鱼腹后,燉煮或清蒸而成,是水族很有名的一道特色美食。  相似文献   
17.
严珺 《神州》2011,(3):94-97
广西,素来以山青水秀、奇山异石和能歌善舞的壮乡人民而闻名。在这片洒满热血的红土地上,远远不只有山水甲天下的桂林,还有山歌飘四方的刘三姐。  相似文献   
18.
《山茶》2011,(12):50-51
水族先民是“百越”之一骆越人的一支。秦统一后,水族先民即逐渐向北往黔桂边境迁移。宋代设“抚水州”,即今贵州境内的三都水族自治县及周边地区。当时以蒙氏为首领的水族曾与宋王朝发生过多次武装冲突。元、明两朝,水族也和众多西南少数民族一样。经历了土司制度和改土归流。清时,政府在当地置“三脚州”,1914年民国政府改“三脚州”为“三合县”,后又改称“三都县”。  相似文献   
19.
《山茶》2011,(4):36-37
关于佤族的起源.有“司岗里”的传说。一种解释为:”司岗”是石洞.“里”是出来.意即人类是从石洞里出来的.而最先出来的就是佤族。距离云南南部西盟县城以西约三十多公里的阿佤山中部有一石洞,至今仍被西盟等地的佤族同胞视为圣地。当然.”司岗”亦有其他解释.例如”葫芦”。不过.各地区的佤族虽然对”司岗里”有不同的解释.却都把阿佤山视为族人的发祥地,可以说.”司岗里”是佤族人对本民族古穴生活的回忆。  相似文献   
20.
《山茶》2011,(4):38-38
木鼓是佤族人民祖辈相传的“神器”。据佤族传说记载,开天辟地之初.一场巨大的洪水几乎吞噬了陆地上的所有生命,是”木依吉”神以一只木槽拯救了佤族人。因此,族人们便将木槽视为民族的母体.给予其最高的崇拜。为了获得民族的繁衍、壮大.佤族人将木槽制成女阴形.并将象征神灵“木依吉”灵魂的木鼓置诸其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