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在中国的近代货币中,白银流通货币——银锭占有极为显著的地位,这些形形色色、形态各异的银锭之内,有一类主要流通于川康地区的椭圆形银锭又是银锭家族中的“大户”,它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与当时的社会经济生活、税收制度等密切相关。然而长期以来一直未见有系统、深入地论述、  相似文献   
72.
刘婷 《世界历史》2004,(5):83-91
白银生产是殖民地美洲最重要的经济活动之一 ,围绕白银的生产和流通 ,形成了不同层次的白银经济圈。白银经济圈不仅对美洲内部的殖民地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 ,而且是形成不平等世界分工的一个重要条件。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正是在榨取美洲财富的基础上 ,进行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本文以美洲最重要的白银产区之一———安第斯地区为例 ,分析白银经济圈给这一地区带来的严重影响 ,探讨拉美后来边缘化、依附性发展的早期症结所在。可以说 ,白银经济圈的形成和发展 ,是造成拉美欠发达状况的一个重要根源  相似文献   
73.
刘玉平 《收藏家》2004,(10):50-55
白银和黄金一样均属稀有贵金属,而白银又被称为金属中的皇后,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很早就被赋予了货币的职能。白银因为有美丽的色彩和光泽,又有良好的延展性,非常适宜用来制作具有精细工艺的饰品和器皿。公元前4000年在美索不达米亚产生了第一什手工制作的银器,从此,银器便在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及生活中成为不可或缺的器物而伴随人类走过了漫长岁月。  相似文献   
74.
1940年前后,抗日战争进入艰苦的岁月。日军集中兵力,疯狂对山西敌后根据地进行扫荡,加之山西又遭到了百年不遇的旱、蝗、涝等自然灾害,造成严重的困难局面。阎锡山为摆脱困境,提出了兵农合一等政策,开展生产自救、纺线织布活动。当时处于阎管区(亦称二战区)的晋南一带办起了织布传习所,以解决抗战部队短缺服装的状况。  相似文献   
75.
一、银两制度及其主要内容 明后期的银两制度并不是由明朝某个皇帝诏定的一个制度而宣告诞生的。银两制度是经明后期数朝政府陆续颁定的一系列律令而构成的综合法规,其内容很广,主要包括以银两为法货单位;国家财政收支概以银两计算;规定白银货币的形制、分等、成色标准;规定银两与钱钞的法定比价等重要法规。其中,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和基本确定白银本位货币地位的政策制度这两方面,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诞生的银两制度的要点所在。中国封建社会虽始终未能建立银本位制度,但在明后期,白银已成为当时社会实际经济生活中货币社会职能完备的  相似文献   
76.
西夏货币制度概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迄今已经发表的有关西夏货币方面的文章和著作,数量不少,也涉及到西夏货币的方方面面,但是提高到货币制度高度来探讨的并不多,本文勉为其难,略作辨释。西夏的货币制度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钱币与白银、交钞并用  相似文献   
77.
清朝、民国之际,被誉为"海藏咽喉"的丹噶尔古城(今湟源县城)贸易发达、商铺林立,其中有荚、美、俄等国商人开设的11家洋行,这里的年贸易额曾达250万两白银,是当时西宁的六至七倍;这里古香古色的汉式建筑,街市与熙来攘往、身着藏族、蒙古族、哈萨克族、土族、汉族服饰的顾客.行人构成了一幅绝妙的画图.  相似文献   
78.
胡丹 《收藏家》2002,(5):40-43
白银作为一种贵金属,自古以来就是财富的象征和身份等级的标志。白银质地软,密度大,易加工,且富有美丽的光泽,因而银制品一开始就以具有审美价值的装饰品形式出现。据目前所知,较早的银制品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其多为带钩和一些小型装饰物,银器皿则很少见。直到唐代,银器皿才大量出现,其实用价值、审美价值、经济价值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成为皇室贵族的专用宝物。  相似文献   
79.
周立红 《史学月刊》2002,(1):107-112
《白银资本》标志着弗兰克新的世界体系论的初步确立。在这本书中,弗兰克把中国看做世界经济体的中心,重塑了1400—1800年的世界历史。他的观点在中国学界引起了广泛的争议。的确,弗兰克的理论具有自身难以克服的悖论,但我们不应忽视《白银资本》在方法论上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0.
明代白银货币化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民间与官府、白银与纸币和铜币的博弈中造就的。白银在民间的普遍使用与供给的大幅增长共同促进了白银货币化的进程。从民间开始的自下而上的白银货币化趋势冲击着明代的货币制度,最终政府不得不以法令的形式认可了白银的货币地位。明代中国产银数量虽有所提高,但远不足以满足货币化的需求。明政府被迫开放海上贸易。在贸易顺差与套汇的双重作用下,巨额海外白银流入国内,满足了不断扩大的白银货币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