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北京丰台万泉寺遗址位于金中都遗址内,遗址出土金代白瓷样品在形制上符合金代定窑白瓷特征。白瓷胎体成分和锶同位素比值综合研究确定了三种制胎原料,其中:高铝黏土原料的锶同位素比值在0.73左右;白云岩化石灰岩原料的锶同位素比值在0.72左右且钙含量较高;草木灰原料的锶同位素比值在0.71左右,且锶含量在1 000 μg/g左右。通过釉层的成分分析及胎釉成分的对比研究,发现釉层主要使用高硅原料与白云岩化石灰岩配制而成,并受到了部分熔融胎体的强烈影响,根据与草木灰关联性较强的P2O5含量推断,釉层中可能也含有一定量草木灰。万泉寺遗址白瓷的研究丰富了有关金代定窑白瓷胎釉配方的认识,确认了白云岩化石灰岩为胎釉的主要钙质助熔剂,揭示了草木灰类助熔剂在胎和釉中可能存在各自独立的来源。  相似文献   
102.
纹章瓷又称“徽章瓷”,是明清时期中国外销瓷中的重要品种之一,属于专门为国外客户来样加工订制的定烧瓷器,因其上绘有欧洲国家皇室、贵族、富有阶层等象征和代表权利、地位、身份的纹章图案而得名。纹章瓷装饰纹样丰富,多有中国园林纹饰的应用,如山水风景、亭台楼阁、花鸟植物、园林人居等题材,配以精美别致的欧洲纹章,成为独有的、与众不同的奢华瓷器。文章通过中国园林博物馆数件馆藏外销纹章瓷,解析中国园林纹饰在纹章瓷中的应用,探究中国园林元素对西方园林所产生的影响。相关的研究有利于对中国外销瓷蕴含的文化内涵进行解读,并对举办相关的专题展览和传播中国园林文化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3.
唐代耀州窑的素胎黑彩瓷始于盛唐,终于唐末五代之际,是唐代耀州窑最主要的彩绘瓷类。其工艺是以黑釉彩直接在素胎或施化妆土的胎体上点绘、描抹构图,有的还进行蘸釉构图。笔者认为,素胎黑彩的工艺渊源是在耀州窑制瓷的基础上借鉴了唐三彩、长沙窑彩瓷的某些工艺技法。素胎黑彩瓷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感染了周边窑场,宋代河南宝丰、登封等窑,河北观台磁州窑及山西宋元时期窑场皆有仿制。宋末金初,位于长沙窑近旁的白梅窑烧制的"粉地黑彩釉绘花",也应是素胎黑彩工艺在宋金时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4.
永乐瓷器除青花以外还有许多品种,本文详细介绍其中的翠青釉瓷和白瓷。翠青釉瓷器配方、制作和烧成工艺完全成熟,摆脱元瓷的影响,创造出崭新的艺术风格。白釉被称为“甜白釉”,是“一代绝品”。白瓷借鉴波斯及中近东金属器皿的造型,精美端庄、含蓄典雅,丰富了永乐瓷器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5.
约创烧于金中后期的红绿彩瓷(简称“红绿彩”),又称宋加彩、金加彩、宋三彩,出土的器物大多分布于河北、河南、山东与山西等北方地区。红绿彩的烧制过程主要分为两步,先高温烧制成白地釉,再以红、绿、黄等颜料绘制后进行二次低温彩烧。红绿彩是在单色釉、白底黑花与唐三彩基础上发展出的新艺术形式,反映出宋金时期民间的审美取向、文化风俗与宗教信仰,与传统的民间趣味相符,其中蕴含的吉祥寓意、文人意趣以及宗教信仰,展现出民间艺术的多元与包容。  相似文献   
106.
"五彩之器,明乐制作始盛,证以《博物要览》所载,则穷研意巧,花样渐多。明代彩瓷发明足以詹绝奕世,震烁一代者殊不知浅鲜,综其变迁可得而言。"五彩瓷起源于明代,成熟于清代,是我国陶瓷装饰中具有悠久历史的釉上彩绘方式,同时也是景德镇首创的釉上彩绘的一种传统瓷。正如清代镇江人陈浏所著《匋雅》中云:"五彩华贵,青花幽靓。"康熙五彩冠绝一时,画法独特,风格一绝,为世人所重,均令后世难以企及,又如《匋雅》所评"康熙彩之颜料,因非后世所常有。论其画手高妙,不但官窑器皿,髣髴王恽,即平常客货,亦莫不出神入化,波澜老成。"  相似文献   
107.
中国陶瓷的对外输出,始于唐代后半期,至宋、元畴期达到最兴盛阶段。本文以南宋、元两代为中心,考察中国海外贸易陶瓷器生产地及海外贸易运输线路的变迁。南宋、元代的中国陶瓷输出,根据外销地点的不同,主要的贸易港口及外销陶瓷器的品类组成也有差异。通常而言,南宋、元外销东南亚与西亚的线路是以泉州为出发点,而销往日本的则是以福州与宁波为出发地。  相似文献   
108.
简讯     
《收藏家》2012,(7):88
瓷之韵——大英博物馆、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藏瓷器精品展在京开展2012年6月22日至2013年1月6日,中国国家博物馆与英国大英博物馆、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合作推出"瓷之韵——大英博物馆、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藏瓷器精品展"。该展览精选148件套精美瓷器,从明代早期外销瓷,到西方在中国定制瓷器,再到清代中期欧洲仿制的瓷器,充分展示那段鲜为人知的瓷器贸易带来的中西文化交流与碰撞。同时也展示部分英国收  相似文献   
109.
丁文俊 《丝绸之路》2012,(14):42-43
天水市麦积区博物馆馆藏着一些耀州窑瓷碗,其纹饰优美,刻花犀利洒脱,印花清秀婉约,工艺先进,是宋代青釉瓷中最为典型的一种瓷碗,更是宋代文化、经济昌盛的集中体现。它的艺术风格影响深远,对于研究宋代耀州窑在麦积区的发展、演变及文明交流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0.
景德镇山黛水碧,"水土宜陶",这里有着二千余年的制瓷(陶)历史。宋代景德镇独创的青自瓷闻名退迩,受到世人青睐,并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窑场之一。元代开始在这里设置有官窑性质的"浮梁磁局",明,清两代在此基础上设立御窑厂,逐渐形成全国制瓷中心,并在清代康雍乾时期达到历史巅峰。中国的官窑制度在这里延续了近七百年。而一直以来,这里民窑兴盛,遍布窑场,其产品甚至"行于九域,施及外洋",成为享誉世界的瓷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