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2011年6月25日,由《史学史研究》编辑部和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共同举办的"《史学史研究》创刊五十周年座谈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大厦隆重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以及《历史研究》、《世界历史》、《史学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史学月刊》、《安徽史学》、《清史研究》、《人文杂志》和《天津社会科学》等编辑部的4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林甘泉先生等人,通过来电或以写信的方式对会议表示祝贺。与会的专家学者回顾了白寿彝先生等老一辈学者创刊、办刊的经历,充分肯定《史学史研究》的办刊成绩和办刊特色,并对《史学史研究》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兹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史学史学科在历史学科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白寿彝先生论述史学史学科时指出,史学史是较高层次的史学工作,对于整个史学工作都有重要的意义;建设史学史学科,要努力总结中国史学遗产,要揭示史学民族特点,要重视史学思想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白寿彝先生和 2 0世纪中国史学有密切的关系。首先 ,他从一个爱国者走向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反映了 2 0世纪一批进步史学家所走过的共同道路。其次 ,他以兼擅博洽、专精而又独具卓识著称于世 ,这是只有那些勤奋、多思、富于创造精神的史学工作者才能达到的境地。再次 ,他在 2 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史学界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如坚持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方向、大力倡导历史教育、致力于一系列学术组织工作、完成宏伟的世纪工程———《中国通史》的编撰等 ,更是只有为数不多的史学家才能做得到的 :作为新时期中国史学的一位杰出的建设者 ,白寿彝先生是当之无愧的。  相似文献   
14.
白寿彝先生治学重视基本典籍,长期关注和参与古籍整理工作,在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古籍整理理论,提出古籍整理要有计划,要加强联系、统一领导、互相配合,要为现实服务,要培养专门人才等主张。他的这些建议对我们今后整理古籍很有帮助,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本总结了白寿彝先生的古籍整理理论,并初步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白寿彝先生自觉受传统影响。本文试以传统的基础作用、传统的能量和传统的生命力在于创新为主要内容 ,探索白先生的传统观及其在新世纪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史学上的第五次反思出现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这次反思有三个特点:一是它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可以看作是学术群体的反思;二是它以重新学习和准确地、完整地理解与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目标;三是它回答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如何进一步发展的问题。在这次反思中,许多史学家如侯外庐、尹达、刘大年、白寿彝、尚钺等老一辈学者都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们结合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历史和现  相似文献   
17.
常汝吉 《神州》2012,(3):51-57,50,2
郑轩当年是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的一名学生,当时北师大文史专业名师云集,如启功、白寿彝、钟敬文、郭预衡等,这些名宿均亲自授课。由于名师效应,北师大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书法艺术的热爱形成了很浓郁的氛围。除传  相似文献   
18.
《钟山风雨》2013,(3):64-64
刘节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他著述的《中国史学史稿》一书,见解独到,论述翔实,是中国史学科重要代表作之一,被著名史学家白寿彝先生称誉为“必传之作”。  相似文献   
19.
历史教育思想是白寿彝史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白寿彝先生在关于史学与人生、史学与社会这二大关系认识的基础上 ,对历史教育的性质、地位、目的、内容、作用等问题做了较全面而深刻的阐述。这些思想是白寿彝把史学与社会发展变化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变化结合起来进行思考的结晶。它反映了社会对史学工作的影响 ,也说明了史学工作要适应社会的变化。白寿彝历史教育思想具有深厚的历史性和鲜活的时代性。其精神和要旨在新世纪里仍然具有活力。  相似文献   
20.
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主流问题和封建土地所有制问题,是白寿彝先生近年经常思考的民族问题和封建社会问题中的重点,也是史学界长期争论的热点。白先生根据历史事实,以唯物辩证法联系的、发展的和全面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最终提出“越来越团结,越来越友好”的民族关系主流论和“封建土地等级所有制”的全新概念,实现了史学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对学术研究和现实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