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篇
  免费   1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传统的冷冻脱水过程通常需要将电阻温度传感器(RTD)插入到物料中以监测温度变化从而确定干燥终点,这种方式对于处理木质文物来说具有一定的破坏性,无法做到无损或微损。本研究尝试采用无损方式对定型加固剂浸渍液即时浓度进行分析,并对冷冻干燥终点进行预测。采用这种无损技术成功地对志丹苑元代水闸遗址出土的30件木构件进行真空冷冻脱水定型处理,既达到了预期的定型保护效果,又确保了木构件的安全。  相似文献   
92.
肖嶙  唐欢  杨弢  王春 《文物世界》2014,(3):77-80
<正>引言竹笥是由竹篾编织而成的箱子,一般长48~50厘米,宽28~30厘米,高15~16厘米,也有规格稍大一些的[1][2]。出土的竹笥主要用来盛放衣物、食物和书籍等随葬物品,外边拴着竹简或木牍,一一说明竹笥内所装为何物[3]。竹笥是我国考古发掘中常见的一类有机质文物,它充分反映了我国古代的编织技术水平,是研究古代手工艺和古代经济的重要实物资料。由于长期埋在地下,出土竹笥大多呈饱水状态,出土后如不及时进行处理,一旦水分蒸发,篾  相似文献   
93.
杨文宗 《文博》2014,(1):75-79,56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唐墓壁画数量多、等级高、保存状况相对较好,并具有较完整序列性,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既具有代表性、标本性,又具备一定的数量规模。这批珍贵的历史遗存历经千年岁月,又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发掘、盗窃、揭取、加固、修复,展示在我们眼前的馆藏唐墓壁画已经悄然地以不同的支撑加固状态呈现于世,也因之而显现出不同的病害特征。馆藏唐墓壁画支撑体类型主要有石膏、木龙骨、大漆、环氧、铝合金、蜂窝铝板等材质,因其而引起的病害各异,主要有断裂、变形、开胶、空鼓等病害特征,本文通过对馆藏唐墓壁画基本信息及病害状况的系统调查,详述馆藏唐墓壁画支撑加固及病害情况,总结归纳出馆藏唐墓壁画不同支撑类型所呈现出的不同病害特征。  相似文献   
94.
地基基础岩土是工程建设的基础,其支撑着整个建设工程,开展建设工程地基基础岩土试验检测是建筑安全的重要保证。文章总结建设工程地基基础岩土试验检测的划分,分析建设工程地基基础岩土试验检测技术途径中注意的事项,并注明注制定其计划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5.
本文针对皖南梅山石刻暴露出的主要病害,探究并分析石刻病害的构成因素,提出了石刻保护的应对策略,旨在抛砖引玉,让遭受类似病害的石刻文物都能得到科学保护,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96.
我国北方地区出土夏商周时期的漆木器,其木质部分早已朽蚀殆尽,只是剩下一层木灰痕迹,但保存于器物表层的漆膜(部分器物饰有花纹)及镶嵌饰物,是该时期十分罕见的出土精品,同样是考古学科和文物保护领域十分重要的实物资料,具有非常特殊的文物保护价值和学科研究价值。在考古现场及实验室内对其进行必要的病害情况分析和检测,是做好该遗物处理保护程序的前期步骤。  相似文献   
97.
无损检测是文物艺术品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研究方向,也是文物艺术品科学保护研究不可或缺的前期分析工作。1928年,印度科学家C.VRaman发现了拉曼效应,激光拉曼光谱技术因能够对分子结构信息进行无损测试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上世纪60年代以后,激光光源的引入使微弱拉曼信号提高,  相似文献   
98.
为配合甘肃省博物馆"佛教艺术展"的顺利布展,由甘肃省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对展出的七尊佛像进行了抢救性保护处理,其中包括六尊明清铜造像和一尊明代铁质造像,本文着重介绍明清铜造像的修复材料与技术。  相似文献   
99.
蒲天彪 《文物》2011,(9):86-90
青海省境内的明长城是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青海明长城的文献记载较为丰富,据杨应琚《西宁府新志》记载,青海省境内的明长城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历经隆庆元年(1567年)、隆庆六年(1572年)、万历元年(1573年)、万历二十四年(1569年)等多次对不同地段的大规模修筑才初步完成围绕  相似文献   
100.
刘慧茹 《文物天地》2020,(2):117-121
一引言陶瓷是火与土相结合的艺术,融合了大自然的天成与人们的智慧结晶。正如《考工记》中所说的“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可以为良”[1],道出了一件精美的器物制作出来的难度甚高。正因为难度高,在陶瓷制作的过程中不乏制作工艺缺陷的存在,这些工艺缺陷披露出了当时社会背景下的制作材料、制作技艺等大量历史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