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9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153篇
  2012年   180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991.
拍电影的人都有这样的过程,拍的时候没法睡觉,因为需要不断想问题,想今天做的事,明天要做什么。很多人会在拍完一部电影后垮掉,生病。而我是迅速地抽离  相似文献   
992.
杨潇 《南方人物周刊》2014,(20):134-135
2013年,张艺谋宣布加盟乐视影业,在和张伟平分道扬镳之后,有了新的东家。不到一年,电影《归来》上映。这被认为是张艺谋的“归来”。事实上,张艺谋从未远离聚光灯。他小心翼翼,他如屡薄冰,他守口如瓶,他锦衣夜行,似乎都不太起作用。  相似文献   
993.
2011年4月,章子怡在北京一家酒店接受媒体群访,为电影《最爱》做宣传。之前不久,她刚经历了“泼墨门”和“诈捐”事件。文字与摄影采访分别被安排在两个房间里,  相似文献   
994.
正帮徐克打造《黄飞鸿》《狄仁杰》等系列电影很多人认识施南生,是因为她和徐克的婚姻。但在电影圈,作为一名香港金牌制片人,她的成绩单可一点都不逊色。从影30余年,她一手打造了《黄飞鸿》《倩女幽魂》《无间道》《狄仁杰》等系列电影,她还精通国际电影市场方面的运作。如果没有她,徐克不会有今日之成就。作为幕后英雄,她对于华语电影的发展,更是功不可没。采访施南生,是在由她监制的新片《过界男女》的发布会上。施南生穿一袭素雅长裙,年过六旬依然保持着姣好身材和优雅气质。她回答每个问题时,  相似文献   
995.
正迷宫与沙漏,也许是关于空间与时间的最古老对应物:迷宫是空间蕴含于时间之中,沙漏是时间蕴含于空间之中。在迷宫中的人,如果始终无法走出空间,就意味着时间的结束。而在沙漏中的沙子,一旦时间耗尽,就意味着空间的坍塌。近期上映的美国电影《移动迷宫》没有展示如上的哲学,它只是蜻蜓点水地讨论了自我与群体的关系,然后留下巨大的悬念给续集。写过《论迷宫》的法国人雅克·阿达利,也是我的好友,他曾说过,数千年来人总能通过迷宫认识自我。迷宫是合群的条件。不了解迷宫者,  相似文献   
996.
外刊摘要     
正俄罗斯《权力》11月3日封面文章中共新使命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日前召开,这是新中国成立65年来,执政党全会首次专题讨论依法治国和完善国家法律体系。中国的政治变化始于2012年底召开的中共十八大,会上选出了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集体。习近平全面接过国家最高权力后,开始了大规模的改革。目前,他的努力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在理念上,提出了"中国梦"的概念;在经济上,推动通过了近20年来最大规模的市场经济改革纲领;在政治上,开展了广泛的反腐败运动。当前,为了克服党内外阻碍改革的力量,习近平决定加强权力的垂直结构。总书记不仅寄希望于忠诚的党员,  相似文献   
997.
董飞飞 《沧桑》2012,(4):150-152,154
电影中塑造的传教士形象和学者们从文本史料中理解的传教士符号特征是不尽相同的,影片中既有传教士生活中真实的一面,也有电影艺术的加工创造。本文通过分析好莱坞影片《六福客栈》中女传教士艾伟德的银幕形象和真实的差别,并结合电影上映后的各方评价,分析其中的原因,得出结论:美国电影中的传教士形象反映了美国主流社会对传教运动的看法和评价,同时也代表了美国人心目中的传教士形象,但这只是部分的真实。从电影出发的进路为传教士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值得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998.
杨君武 《神州》2012,(24):171-171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999.
夏衍投身电影事业,始于1933年。他写的第一部电影剧本《狂流》,揭开了左翼电影第一幕。  相似文献   
1000.
链接〉〉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曾有一部风靡全国的名叫《民国最大的谋杀案》的电影,演的是蒋介石"谋杀"韩复榘的故事。笔者当时曾给这部电影的编导写信,对"谋杀"一词提出质疑,认为编导是将诱捕与谋杀相混淆,将电影取这样的名字多有不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