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61.
甲骨卜辞中宗工两见:1.…戌卜,[贞],众宗工(图一)。2.庚…[卜],贞,[众]宗工(图二)。宗工在《尚书》中也是两见,均出现在《酒诰》:3.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越百姓里居,罔敢湎于酒。4.汝劼毖殷献臣、侯、甸、男、卫虼笫  相似文献   
62.
甲骨组类学     
甲骨组类学是甲骨学分类断代的基本理论,卜人组和字体类是它的两个重要概念。卜人组同字体类一样,都是分类的主要标准。通过卜人组系联的一个或多个字体类是字体分类的上限,集中体现了卜人集团的综合特征。对包含多个字体类的卜人组进一步细分,下限就是具体到刻手本人,字体组合和书体风格是我们锁定刻手的方法。卜辞的断代和分类在某种意义上是同步的。卜人集团作为时代指向性强、确定的标准被优先采用。字体作为第二大标准,将在甲骨的进一步分类和断代中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63.
本文论证甲骨文字■应当是(■)的一个异体字,从行与从彳往往无别。论证了■(害)字用于战争类卜辞,有施害即发动战争之意。依据甲骨实物修正了以往对于《合集》2193的误读,提出涂墨与否可作为同版卜辞间的区别依据。更正了《村中南》316卜辞的原释读。通过对小王卜辞的梳理,考订小王为特定称名,可以是生称,也可以用于死后,商人的天干日名应是死后获得。花东卜辞中的子为太子孝己的说法难以成立。  相似文献   
64.
故宫博物院所藏甲骨来源复杂,其中有部分伪片。本文通过对院藏伪刻甲骨的观察辨析,发现其中一部分为杂凑单字,文辞不通;另一部分照真品仿刻,水平较之前有明显进步。最后,作者归纳了早期伪刻甲骨的特征并初步判断了其作伪时间。  相似文献   
65.
胡辉平 《文献》2022,(1):15-67
国家图书馆藏甲骨的缀合成果甚多。各缀合专书、散见发表论文以及先秦史研究室网站发布的甲骨缀合成果中,涉及国图藏甲骨的缀合有1425组,含有国图藏2片以上甲骨的缀合则有504组。利用国图所藏甲骨实物对缀合成果进行复核校验,可有效排除误缀材料。复核结果显示,缀合成果成立的有436组(含部分成立4组);不成立的有39组(含部分不成立4组);遥缀44组(含部分实缀10组)。并新完成7组缀合。利用国图藏新拓本校勘旧拓本的缀合图版,新见因原拓片不全而致缀合图版不全者14例;缀合成立,图版拼接位置尚需微调校正者12例;因甲骨实物缺损,缀合图版需要用新旧拓本相互补合者2例;另补此前只有摹本的缀合图版6例。剔除误缀、补全图版和摹本、微调拼接位置,都是为给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准确完善的甲骨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66.
微腐蚀测年通过观测矿物晶体上的"石亏"来获知岩画的制作年代,是一种无损的"直接断代法"。仙居岩画的测年工作主要在送龙山和小方岩两处地点开展,经过观测,研究人员从岩画刻槽中取得了十一组石亏微腐蚀数据,以及两组来自吴芾墓附属石刻的校准数据。由校准后的年代计算结果可知,小方岩岩画的制作开始于东吴末年,贯穿了两晋及南北朝时期,一直延续至唐初,而送龙山岩画则为唐代作品。  相似文献   
67.
按古典文献的说法,夏王朝是中国最早的王朝,是破坏了原始民主制的世袭“家天下”的开端。一般认为,夏王朝始建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夏商周断代工程”把夏王朝建立的年代估定为公元前2070年左右。  相似文献   
68.
类型学是考古学最基础的方法论之一,区系类型学则是中国考古学中一个关键乃至核心性概念。可以说,几乎一切的研究——尤其是像考古学那样首先要面对一堆古代的遗物与遗迹的研究,都由分类和比较开始。但是,明确地将古代遗存类型的演变与人、社会及文化的进化联系在一起而成为考古学的基本方法的类型学,是考古学发展史上的  相似文献   
69.
通志是古代志书的主流编纂形式,并形成与之相匹配的处理纵向内容“详今略古”编纂原则,达到统合古今历史与现状的目的。首轮修志继承了这一传统,较好完成了省、市、县三级志书的编纂任务。而第二轮修志的主流编纂形式是断代志,没有现成的编纂原则可以继承,需要确立“纵贯详记”编纂原则与之相匹配,用以指导纵向内容的记述,才能达到全面、系统、准确记述自然、社会和人文的历史与现状的目的。  相似文献   
70.
"乞丐"在我国上古文字中,最早是以单音词出现的。"乞"在金文字中的意思是乞求、求讨,同时又可用为反义,指给予。"丐"又作"句"(gai丐)。在甲骨卜辞中多作祭祀用词,指向神灵乞求,如"崇雨,句于河",即雨大成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