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怀着对西周的向往,孔子创立了影响中国几千年的儒家学说。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最早成型,是在西周。然而,迄今有关西周的历史文字记载甚少,出土实物寥寥,历史就是这样将一个伟大的王朝付与黄沙厚土……,二00四年,周公庙遗址连现二十二座墓葬,大批带有刻辞的甲骨,一千五百米长的西周城墙壁,规格之高,数量之多,前所未有。二00五年,两座高规格大墓已经开启,天机乍现,一个延续五百余年的王朝尘封千年的秘密即将开启——  相似文献   
212.
西安袁家崖墓葬年代为西周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研究均认为西安袁家崖墓葬的年代为商代晚期。本文通过对该墓随葬品年代特征、商文化因素出现背景等方面的分析,认为该墓的年代应为西周早期,并提出了一条区别关中地区商代与西周时期考古学遗存的断代标准。  相似文献   
213.
《风景名胜》2008,(6):85-85
台北故宫博物院位于台北市郊阳明山脚下,仿照北京故宫样式设计建筑的宫殿式建筑,1965年落成,1966年启用,原名中山博物院,后改为"国立故宫博物院",坐落在台湾省台北市士林区外双溪。  相似文献   
214.
本文试缀了三例《屯南》甲骨,并作了释文。  相似文献   
215.
甲骨文献整理(两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对甲骨献的整理分两种,前一种对甲骨试作缀合,共将7片甲骨缀为3组。后一种对部分甲骨卜辞重作分类,根据新近出土的花园庄东地H3类型甲骨,指出《甲骨合集》已录的某些甲骨卜辞属于与此同类型的子卜辞。  相似文献   
216.
本试缀《合集》与《补编》未缀的几片自组甲骨,即《合集》21354与《乙》211,《合集》20953与20901,21387与20835,并作了释。  相似文献   
217.
武王伐纣至鲔水大雨雪。武王必须冒大雪在甲子朝到达殷郊牧野。微子受封。  相似文献   
218.
《文史天地》2002,(2):30-31
至殷晚期,在青铜器物上铸刻文字的风气已经萌始,厉王时期的“小克鼎”,幽王时期的“宗妇鼎”竟然划格布字,即使无格的,字也安顿得很整齐。可见这是用心经营意匠的。甲骨的“错落有致”,是事出无奈,并非着意为之。研究书法与研究其他学问一样,对那些新出现的细节,切莫粗心放过,因为它可能就是新风格的先兆。  相似文献   
219.
在上古时代,祖先主要依靠结绳纪事,以后渐渐发明了文字,开始用动物的甲骨来作为书写材料。后来又利用竹片和木片(即简牍)以及缣帛作为写绘材料。但由于缣帛太昂贵,竹木太笨重,于是便促成了纸的发明。据考证,我国西汉时已开始了纸的制作。  相似文献   
220.
汉代石刻概说(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前言 刻字于石,传诸后世,是古来世界各地都存在的现象。中国自然也不例外。与甲骨、青铜器、简牍、嫌帛等一样,石头自古即成为记录文字的重要材料。[1] 中国现存最早的刻石文字,是殷代刻在石牛和其他石器之上、与占卜有关的几个零散的数字性铭文。[2]迄至战国时代,则有河北省平山县中山王陵附近发现的、标明墓地位置的19个文字的刻石。[3]此外,还有向为人知的石鼓文。之所以被称作石鼓,是缘于石形如鼓,记载有歌咏征旅渔猎内容的文字。围绕其制作年代争议颇多,早至周成王、晚至西魏时代诸说并存。其中,认为乃战国中期秦、楚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