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0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2001年11月,原贵阳水田中学的部分教师,到曾经生活过的乌当区水田乡竹林村,寻觅43年前的旧梦。43年前,他们绝大多数都只有20多岁,最大的也不过30多岁,正是风华正茂之际,而今都已年过或年近古稀。故地重游,每个人都十分激动。在他们居住的蔡家寨和后寨,各自寻找过去居住的房屋,拜访健在的房东或他们的子弟;一起回顾过去的峥嵘岁月,在旧居前  相似文献   
112.
清代广东各地,族田的经营方式主要是采取租佃办法。据献记载,通常有“投标”佃耕和“批耕”两种。所谓投标佃耕,就是把准备出租的族田土地综合各方面因素定出一个底价,在祠堂张贴,向准备承佃的人招标,求佃在规定的日期到祠堂投标,最后通过竞标,以出价最高获得佃耕权。如  相似文献   
113.
从《吏民田家莂》看汉代田税的征收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牍表明,孙吴把国有土地按质量分为“熟田”、“旱田”两类租给农民,征收不同标准的田租,其“熟田”、“旱田”的数额是人为地“定”出来的而非依据土地质量的自然状况而统计出来的数量;东汉自章帝以后把土地“差为三品”而税之,吴简的问世,间接地证明了东汉土地分为三等之后是分别征以不同数额的田税;孙吴的“熟田”、“旱田”之分是东汉田分三等的发展,尽管租、税性质不同,但方式一致。  相似文献   
114.
《历史研究》2007,(5):49-65
《二年律令》中的土地制度,是普遍授田制度的延续,应以土地国有制标识其土地性质。"名田"性质具有不确定性,亦非制度,不宜用以表述其时土地制度的整体属性;中国私有地权从国有地权中衍生而出,普遍授田制的终结便是土地私有权制度的确立。通过普遍授田制对国有地权的层层分割,以及份地使用权和占有权的长期凝固化,最终完成于汉文帝废止普遍授田制之时。  相似文献   
115.
徐守成 《古今谈》2004,(1):56-58,45
位于玉皇山南麓的“南宋八卦田遗址”,是杭城著名胜迹,现已列入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116.
中国老玩意     
在今天我们写字画画,需要用墨时,多用现成的墨汁,偶或也在砚中研磨而成,至于使用铜墨盒的几乎没有了。铜墨盒已经变成了稀罕的玩艺儿。  相似文献   
117.
龙碧林 《湖南文史》2014,(10):69-70
20世纪70年代初,湖南郴州临武县掀起“农业学大寨”的运动热潮。1971年,年仅16岁的我与一班知青被下放到镇南公社,与同去的知青张一平驻点十字铺村。这年初冬,公社从各大队抽调强劳力到深坪大队八一电站下河滩,这里有百亩左右、布满石头的土质需要改造成“大寨田”,因为我所在的生产队劳力少,队长就把我们两个小知青也派到了轰轰烈烈的造田运动中。在改造大寨田的日子以及之后的知青生活中,深坪大队公共山瑶村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给我留下了异常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18.
秦及汉初的司寇都可以受田,但受田数仅是无爵者的一半,里耶秦简所见"司寇田计"和"司寇田课"就是登记司寇占田情况的专门账簿.秦及汉初的司寇从西周衰变而来,既不同于隶臣妾、鬼薪、白粲、城旦春等徒隶,也不同于服司寇职役的城旦司寇、春司寇、城旦春司寇等,是身份低贱的课役农.他们不能像普通受田民那样农作纳税,国家仅授其田五十亩以自养,而且要随时听从官府征役,徭役负担比较沉重.随着徭役货币化,经济上具有半自主身份的司寇与官府隶属关系日益疏离,国家继续控制颇具半受田民性质的司寇服役,管理成本日益加大,不如使用犯法的罪犯,司寇逐渐成为罪刑名称.司寇性质的变化,也导致具有特殊历史符号的司寇田随之消失.  相似文献   
119.
《中国文化遗产》2011,(4):74-77
阿勒泰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北端,地处亚洲阿尔泰山中断南麓、准噶尔盆地北面、额尔齐斯河上游一带。阿勒泰地区历史悠久,早在石器时代就有人类从事狩猎和渔猎活动。历史上,这里属漠北草原向西延展的部分,处亚洲东部与中部草原带之间,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西迁东往的孔道和繁衍生息之地。先后生存着丁零、塞人、匈奴、鲜卑、柔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