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1篇
  免费   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南方人物周刊》2014,(16):46-47
人物周刊:你对自己的现状满意吗? 张琳芃:总体来说在生活上还是比较满意的,最近家人一直都陪在我身边,在这么多比赛的情况下可以好好休息。但在足球(事业)上觉得有些不满意,不管是我还是球队,应该可以做得更好一点。  相似文献   
32.
邓拓的青史情结与忠诚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玲 《炎黄春秋》2006,(7):45-49
邓拓自幼浸染于儒家传统文化中,自然就把生命的超越之路定在对历史正义的追寻中,而不是定在对彼岸世界的向往中。个体如何面对青史的问题,对邓拓而言,同时也是个体如何面对自我的问题。儒家文化之外,邓拓还深受苏俄式的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作为一名现代志士,他继承儒家文化关注现实人生、关注历史正义观念的同时,又扬弃了儒家文化与时代不相契合的传统意识形态内涵,而代之以马列主义。这样,他对历史正义的追求,就落实为对马列主义的忠诚。他忠诚于马列主义,往往又把革命组织、革命领袖认同为马列主义的化身、历史正义的化身,这样,当革命自上而下出现“左”的偏差、邓拓本人忠信见疑的时候,他心中便总是充满个体生命被抛出历史正义事业之外、难以实现生命超越性追求的焦虑。当他对革命自身的失误作出反思的时候,他只可能站在革命主体一员的位置上,对思想方法等问题作出反思、批评;不可能跳到党派之外质问领袖、质问意识形态的合理性。当外部环境异常残酷的时候,他只能选择以自己的尸骸去填充自我生命与历史理性之间的鸿沟,而不是去质问这种历史理性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33.
叶梓 《丝绸之路》2006,(9):57-59
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这是一位与我相距5000多年的少女,在时间的流逝中,她不会长大,更不会苍老。她永远齐耳短发,永远目光清澈,永远令人痴迷,她微启的嘴唇和略略鼓起的鼻翼,让人感到生命的气息,感到一个少女的青春美丽。令人惊奇的是,她静静地伫立在那儿,而你无论在她或左或右的前方,都能感到。她在深情地望着你,望着整个北方大地。  相似文献   
34.
王新亚 《百年潮》2006,(4):69-71
编者按:长期以来,历史学者一直为辨别史料的真伪费尽心力.民间家书,写的时候不是为了发表,也不是为了给外人看的,讲真话的多,而且其视角往往是一般史料中所看不到的,所以其特殊的史料价值是显而易见的.由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组委会主编,新华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的民间家书系列图书第1辑,从3万余封家书中选出30封,可谓千里挑一.本刊选登其中一篇,写信人潘兆华,捐信人潘承岳,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5.
张铭远 《民俗研究》2008,(4):221-236
笔者曾经论述过原初形态的生命信仰,继而论述过过渡形态的生命信仰,在此需要说明一点的是,所渭“过渡”这并不意味着在此之后的生命信仰将带有一个完善的发展形态,过渡不过是相对而言,相对于居于小国文化中心地带的汉族和另外一些居住于与汉族紧邻地带的少数民族来说,居住于中国西南和西北边缘地带的少数民族,其生命信仰的形态的确尚处于过渡发展之中。  相似文献   
36.
汶川! 汶川!     
《风景名胜》2008,(7):66-67
汶川!这个原本让许多人陌生的地名,在5·12地震发生后,却成了人们最为关注的两个字。汶川!汶川!!它是国人心中永远的痛!在我们这一组专题刊发之际,距离汶川大地震发生已有一个月的时间。这一个月里,我们时而悲伤,时而感动,悲伤的是那一个个逝去的的生命和满目疮痍的家园,感动的是大灾大难面前我们看到了人性的美好与坚强。谨以此专题,献给5·12汶川大地震中那些坚强的生命和美丽的山河。  相似文献   
37.
<在城崎>通过蜜蜂、老鼠、蝾螈三只小动物的死,揭示了"生与死并不是两极,它们之间几乎没有差别"的生命哲学观.这篇小说起草于大正三年,经历三年的酝酿于大正六年四月以<在域崎>为题名发表,显示了志贺直哉观察自然之眼的打开,并奠定了后期志贺文学的基础.本稿试从<在城崎>的准备、酝酿以及生命伦理观的发现三个方面考察志贺直哉的<在城崎>的创作意图.  相似文献   
38.
晶莹的生命     
<正>北方春融时节,许多地方都会有一些冰凌,那是在冰雪消融时又遇到寒流后冻结而成的。这种冰凌是极其普通的,几乎随处可见。然而,吉林雾淞岛的冰凌却引起了我心灵的极大震撼。  相似文献   
39.
仪卫性陵墓雕刻是古代中国美术的一个重要标志。明初仪卫性雕刻传承前朝陵墓雕刻文化,饱含着自身的思想基础、历史背景和地域文化根源,在伴随着风光秀丽、人杰地灵的江南历史文化发展的进程中,向世人展示出明初江南的文化真谛和艺术生命的延续,形成了明初雕刻的主导。仪卫性雕刻艺术以威严肃穆、庄重拙朴的造型及江南独特的审美情趣,构成了源远流长的明初独特的艺术神韵。  相似文献   
40.
佚名 《神州》2008,(10):88-90
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的第九天,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