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罗边,别名"萝山",[1]位于番禺县南部的大谷围(市桥台地)北部,大镇岗东北,蓼涌下游平原、台地交接地带,背靠小丘建立聚落。相传最早在此定居的是思、顾两姓,其居住地后人称之为"思顾巷"。传说宋代罗氏从新会蓢底村迁来,定村名为"罗边"。适逢村内小丘盛开蓼萝花,故别称"萝山"。村前的小河涌也被称为"蓼涌"。后来,罗边门楼兴建时也有"萝绿蓼红,山明水秀"的嵌联。中部的小丘榄园把全村分为南约和北约,两条主街道成十字形贯通全村。除罗姓外,还有  相似文献   
102.
江南 《钟山风雨》2015,(3):56-58
旗,在我国起源很早,《列子》 中记载黄帝与炎帝大战(即我国历史上已知的最早的一场大战"阪泉之战")时,就"以雕鹖鹰鸢为旗帜", 也就是以各种猛禽为装饰的旗帜了. 原始的旗帜并不是在旗竿之上系一件纺织品,而是在树枝上捆一大把茅草,或在树枝上悬系一件动物尾巴之类的醒目的东西来作为标识和指挥的.  相似文献   
103.
苦泉 《安徽钱币》2008,(1):21-23
近日,凤阳县临淮镇东约3km处的古钟离城,一农民在旧房拆迁时,从地基挖出一窝共160多枚古钱。其中从铢半两2枚,四铢半两12枚,三铢1枚,大布黄千2枚,货泉8枚,其余为清一色的五铢钱。笔者在泉友张进伍的配合下,从中选出五铢15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4.
脊头瓦,有些考古发掘报告也称作脊头砖或兽面砖,并说明相当于日本的鬼瓦。其形制为平面略呈梯形,上端窄下端宽,四角为方形。正面均作兽面,类似狮面。背面光平。亦无纽,瓦上无穿孔。这种脊头瓦,在唐代的宫殿、陵墓、寺院、窑址多有发现。关于脊头瓦的名称及用途,似  相似文献   
105.
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七月,朱元璋据应天(今南京),称吴国公。“置江南行中书省。自总省事,置僚佐。”同时,“初置宝源局于应天,铸‘大中通宝’钱,与历代钱兼行”。至正二十四年正月,朱元璋在平定陈友谅后,即吴王位。“命江西行省置货泉局。颁大中通宝钱,大小五等钱式。”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即皇帝位.国号明,建元洪武。  相似文献   
106.
《文博》2021,(1):3-14,F0002
2016年10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新疆巴州若羌县瓦石峡镇南10公里处的沙漠中抢救性发掘墓葬4座,形制可分为竖穴土坑墓、竖穴独木棺墓两种,分属两个时代,初步推测为汉晋时期楼兰国至鄯善国的遗存。瓦石峡墓地地处丝绸之路南道要冲,从墓葬出土遗物反映出此期中西文化交流频繁,丝绸之路贸易繁盛。  相似文献   
107.
2013年5月,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承德市文物局和平泉县文物保护管理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平泉县北五十家子镇八王沟辽代贵族墓地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共发现3处辽代建筑遗址,并抢救性发掘了3座辽代墓葬。墓葬中出土墓志铭丰富了辽墓的资料,对《辽史》的记载起到增补作用,也为今后的研究和保护工作提供了较为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108.
109.
李钢 《文物世界》2000,(1):62-65
晋祠的选址和环境是非常讲究的。自古而今,大自然不单单是人类生活物质的源泉,也是人类心智交流的对象,是人们精神的象征。“智乐山,仁乐水”,此话赋予自然以拟人化的首先属性,并使自然这美带上了约定俗成的化内涵。这种传统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晋祠表现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10.
欧亚大陆铜基冶金(copper-base metallurgy)的扩展始于近东,止于东南亚。人们对东南亚在冶金领域的认识是在19世纪法国对柬埔寨和老挝的殖民占领之后。因此,大多数研究都始于20世纪60年代,关注的焦点是泰国。可靠的年代序列是识别青铜时代的起源及判断冶金术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之先决条件。本文介绍了泰国东北部的班农瓦(Ban Non Wat)遗址挖掘的革命性成果,并将之置于东南亚史前时期广阔的文化背景下进行讨论。结论认为,这个地区公元前11世纪开始对铜基冶金术的采用,正是富裕的社会强权者崛起之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