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收藏家》2011,(4):72-72
2011年3月10日,由保利艺术博物馆、徐邦达学术基金会主办,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承办的《百年光华徐邦达珍藏作品及艺术回顾展》在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隆重开幕,展览展出包括徐邦达多年来的藏品和创作生涯中的近百件作品。  相似文献   
32.
丁大华 《文史精华》2011,(10):62-63
我曾在国家博物馆工作,与诸多斟宝和珍贵历史文物朝夕相处。我曾多次在馆内陈列有关辛亥革命和孙中山文物的展柜前流连忘返.对伟人心仪已久.还多次亲耳聆听包括郭沫若、沈从文、史树青、李学勤等文博大家对馆藏珍品的深刻剖析。对历史文物有着非同寻常的情愫.渐渐喜爱收藏.尤其喜欢收藏与孙中山有关的藏品。  相似文献   
33.
冯健  高均海 《中华遗产》2009,(5):136-149
河洛地区从业不乏人类文明各阶段的脚步,洛阳更是作为十三个王朝之都历尽繁华,在历代的文化典籍中经常可以看到洛阳的身影,而洛阳博物馆,会在文物中为你展示古都更丰富的历史——因为它们更真实。  相似文献   
34.
叶红 《巴蜀史志》2005,12(5):43-43
四川省方志馆特辟“四川名人名作珍藏馆”,收集、珍藏、展示四川杰出儿女的代表作品,让这些积淀着蜀地傻彦思想光辉和科学化智慧的结晶永栽史册,代代传承。此项事业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鼎力支持。名诗人流沙河先生、车辐先生和中国公路桥梁专家王伯惠先生等都馈赠了自己的代表作品,名作家、省作协主席马识途先生题写了馆名并惠赠了新近出版的《马识途集》(12卷本)。  相似文献   
35.
广东实学馆,是清光绪二年(1876)两广总督刘坤一倡办,光绪七年(1884)由两广总督张树声主持兴办。以后,两广总督张之洞把其改名为广东博学馆。光绪十三年(1887)张之洞又把其改为广东水陆师学堂。詹天佑在1884-1888年间,曾在该馆任洋教习——英语教师。  相似文献   
36.
沙漠 《文史春秋》2006,(6):56-61
1995年初冬,郁风大姐来电:“夏公病危,速来京。”我大吃一惊,此前,我全然不知夏公生病,病重,怎忽然传来病危!怀着沉重焦虑的心情急匆匆赶往北京,祈愿他转危为安,希望在最后时刻能见上一面,说声:“走好啊,夏公。”但,晚了,晚了。抵京时,老人已驾鹤西去。哀哉!痛哉!.  相似文献   
37.
汪星燚 《收藏家》2014,(7):77-80
"吾阁之中,不尚虚礼。凡入此阁,均为知己;随分款留,忘形笑语;不言是非,不侈荣利;闲谈古今,静玩山水;清茶好酒,以适幽趣;臭味之交,如是而已……"——陈继儒《小窗幽记》"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器为茶之父",品茶方式的演变,同时伴随着茶具形制的演变。茶无论在药用、食用、饮用阶段,都和茶具有着唇齿相依的紧密联系。唐、宋等早期茶具以单色釉及窑变效果为主,到了明代,由于散茶的盛行、茶叶品类的多样化和冲泡方式的改变,茶具在造型、釉色等方面变得更为丰富多样,景德镇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青花、白瓷和彩瓷茶具应运而生并得到长足发展。另外,主产于江苏宜兴的紫砂茶具也成为茶具发展的另一个脉络。  相似文献   
38.
林乾良 《收藏家》2003,(5):46-51
古今名人的尺牍,自从明朝开始就颇有好事者集而离之,典籍之中屡有记载。既然是信函,自然同时存在寄发之时用以护套的信封。只是.收越信封之事似乎至令罕见报导。笔者收集信封垂四十年,官私皆备。其中,尤以清末以来的名人信封最有特色。所谓名人.以发信人为主,兼及收信人而言。此次借“收藏家》首次披  相似文献   
39.
唐健钧 《收藏家》2002,(12):14-17
2000年11月,在广西桂林召开了“广西靖江王陵墓群出土青花梅瓶国际学术研讨会”,同时桂林博物馆从珍藏明代300余件梅瓶中遴选百余件展出,与会专家观后赞不绝口。为使更多的研究者、爱好者目睹梅瓶的风采,桂林市政府和广西文化厅将此展览晋京,2001年春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出,京城几十家媒体报道,参观者络绎不绝,终究莅临展览观众有限,故在此简要介绍。靖江王从洪武三年(1370年)受封,到顺冶七年(1650年),历时280余年,传十一世孙,十四王,除第一任靖江王死于京城,十三、十四任王死于战乱,其余十一位靖江王及宗室官属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