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7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9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范玉秋 《黑龙江史志》2014,(22):139-140
党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独具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建党方式,是党的建设的优良传统。党在历史上积累的丰富经验及其对党风建设的独特认识,对于我们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2.
书院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组织形式,在我国长期的古代高等教育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古代书院促进了中国学术的进步及文化的繁荣发展,另一方面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平台和基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书院官学化倾向日渐严重的同时,也决定了其最终必然会退出历史舞台。然而,对中国古代书院教育进行研究,可以为现代的高等教育发展起到借鉴、启示作用。本文将对古代书院的产生、发展以及教育特色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古代书院教育对现代高等教育的启示,谈一下自己的观点和认识,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3.
近年来,中国社会掀起一场"国学热",这一潮流不仅反映了我国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出现的实践性缺乏和认同度不高的问题,也必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产生利弊两方面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它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性、大众化、超越性等方面产生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4.
张伯苓先生是我国近代伟大的教育家,他具有发展性的理念让私立南开从无到有再到可以与清华、北大相匹敌的强校。他的"本土化"的教育思想、"允公允能"的人才培养模式、民主的管理思想,不仅对南开大学有积极的影响,也对现代深化教育领域改革也有建设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5.
数字参考咨询服务作为高校图书馆的核心业务,是将先进的网络技术和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两者结合起来,通过电子邮件、短信、在线聊天等方式,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咨询服务。美国是世界上使用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最早、最好的国家,我国与之相比还有许多的不足之处,所以积极研究和学习美国的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对我国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美国高校的数字参考咨询服务与中国高校的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对美国高校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学习和研究,提出了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业务如何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6.
党群关系是我党历来都十分重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如何,关系到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和党的生死存亡。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央苏区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执政根本,积极开展党群关系建设的伟大实践,为新时期构建和谐的党群关系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157.
北大虽好。但并不是唯一,选择适合孩子的学校和教育才是最明智的决断。 ——-题记  相似文献   
158.
我们努力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保持与数字世界的联系,普拉纳夫则反其道而行,尝试将无形的数字信息带入有形的现实世界  相似文献   
159.
陈黎阳 《史学月刊》2006,(12):121-124
20世纪末冷战的结束为欧洲安全体系的重建创造了一个契机。越来越多的欧洲国家在重建统一的欧洲安全体系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对于俄罗斯而言,这也是一个加入到欧洲安全体系中去的最好时机。作为一个世界大国,俄罗斯的外交举措对世界、尤其是对欧洲各国都将产生极大的影响。尽管如今的俄罗斯综合国力与现实地位急剧下降,“近二三百年来首次真正面临沦为世界二流国家、甚至三流国家的危险”(普京:《千年之交的俄罗斯轧见《普京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6页),但出于现实条件和国家利益的战略考虑,俄罗斯仍然希望在欧洲安全体系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60.
潘倩菲 《民俗研究》2006,(2):116-137
经过长久以来现实生活状况的积淀和民众群体意识的净化碰撞激发的火花都可以促成一个故事的成型。但是民间流传的故事作品,在形成后的传播中永远都无法做到真正的一成不变。而这种改变,决不是口耳相传的某个参与者随心所欲的改造,而大抵在故事原型既定的框架下,在融合不同时代现实境遇和群体心愿的共识中衍化。因为,民间文学是一个集体创作的动态成果,来之于大众,还是要回归大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