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篇
  免费   1篇
  45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41.
尼尔基镇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盟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南部,现为旗人民政府所在地。这里地处大兴安岭东麓波状丘陵和河谷平原,东濒临嫩江,地势北高南低,隔江与黑龙江省纳河市相望。  相似文献   
442.
自鄱阳湖湖口至东海海滨的长江干流,称为长江下游。长江下游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单元,其史前遗存主要分布在宁绍平原、太湖流域和江淮地区。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主要有太湖流域的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以及薛家岗文化、北阴阳营文化。文章旨在通过太湖流域和江淮地区的聚落演变来研究长江下游地区的社会生产和社会形态。  相似文献   
443.
为了将4件出土的唐代铁镞修复展出,通过对其保存状况仔细观察和分析后,借鉴德国修复方法和材料,制定科学的修复方案。修复效果明显,铁镞基本恢复原貌。  相似文献   
444.
良渚文化的聚落级差及城市萌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落级差是指聚落之间规模尺度与发展水平的差异。根据目前的考古资料,环太湖地区的聚落级差始自崧泽文化晚期,其扩大化过程在良渚文化中期达到顶点,聚落级差作为一种现象一直持续至良渚文化晚期。良渚遗址群反映出良渚文化中期聚落级差的极端化,已经超越了一般聚落遗存的范畴,是处于萌芽状态的城市。城市萌芽是环太湖地区聚落级差扩大程度的标志性结果,聚落级差扩大化过程本身也蕴含了城市萌芽的催生力量。  相似文献   
445.
徽州传统聚落是徽州人文景观的重要载体,从文化景观的视角对徽州传统聚落进行文化空间结构认知研究,发现以“程朱理学”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徽州传统聚落文化空间结构产生了深刻影响,徽商为徽州传统聚的落形成、发展和兴盛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极具特色的风水术的应用展示了徽州传统聚落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充分体现了物质建筑与精神文化的巧妙融合。  相似文献   
446.
2008-2011年,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在安徽省当涂县姑溪河流域进行了三次区域系统调查,调查覆盖面积约550平方公里,发现自马家浜文化时期到东周各时期遗址80余处。马家浜文化时期遗址的发现填补了本地考古学文化的空白,调查探索出一套适合江南丘陵水网地带的调查方法,初步建立了姑溪河流域先秦时期考古学文化年代的序列,为探讨区域内聚落变迁建立了时间框架。  相似文献   
447.
王立新  付琳 《考古》2015,(4):79-87,2
喜鹊沟遗址是目前我国长江以北地区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铜矿遗址。从周边环境、地形地貌以及遗迹形态分析,喜鹊沟遗址是一处为配合采矿活动而存在的季节性遗址,居住者的食物来源主要依靠畜牧和渔猎。这一采矿遗址的发现,为探索中原地区晚商时期铜、锡矿料的来源提供了新的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448.
良渚文化的社会运作以神权为主导,玉琮是神权的物化,拥有玉琮即被赋予了神权。玉琮的分割表明其授受关系,体现了神权的授受。各聚落所属层级与玉琮的拥有方式紧密相关,并据此区分为四个层级。良渚文化玉琮、玉钺的使用方式体现了权力结构的变化,大致上前期用玉有比较明确的规范,后期用玉规范松驰,揭示出良渚古国前期的政治结构高度集中,"良渚"聚落对各层级聚落保持强大的控制力;后期的政治结构趋于松散,呈现多雄并立的政治局面,良渚古国遂分化为多个古国。  相似文献   
449.
两宋时期,常州科第极为发达。宋人往往将之与州城内的后河相联系,从地理术数的角度给予解释。这种科第与地理术数相关联的解释分4个阶段逐渐被塑造出来,分别为:缘起于庆历三年李余庆"开河"的相关言论;崇宁初年知州朱彦疏浚河道,邹浩撰文确立关联性;淳熙十四年知州林祖洽修浚河道,陆游、邹补之进一步阐发;咸淳三年史能之修浚河道,王应麟撰文力图超越地理术数的范畴,以更符合一般的儒家理性。后河与常州科举兴衰的关联性解释,在实质上是主持修浚河道的官吏,为平衡各方利益之冲突,借来动员地方的有效信仰资源。  相似文献   
450.
<正>一、入门李新伟:您好,首先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接受采访!能说说您报考北大考古系的过程吗?您当初为什么选择考古专业呢?赵辉:当年高考后填写志愿,我就报了一个学校两个专业,学校是北大,第一专业是考古专业,第二个是什么我忘了,这有点好笑,可见我是一门心思念考古的。并不是有多大自信,我高考的那年,赶上北京的政策是先公布考试分数,再填报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