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4篇
  免费   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289篇
  2013年   295篇
  2012年   250篇
  2011年   221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57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经济行为与环境变化:清前期台湾野生鹿消失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鹿曾经是台湾数量最庞大的野生动物群之一。明末以来,随着台湾贸易交流的活跃,鹿成为大宗出口商品,土著居民由原先捕鹿作为民生用品逐渐发展至为市场服务;清前期大陆移民入台的农业垦殖又破坏了鹿原有的生态环境。人类经济行为引发的环境变化,最终导致了野生鹿在台湾渐趋消失。  相似文献   
102.
李智君 《清史研究》2006,(4):94-103
社会经济环境与中国传统庶民的时间生活之间是什么关系,因缺乏有效的研究手段而进展不大。本文以清代至民国时期河陇节庆习俗的地域结构为例,细致地梳理了二者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传统中国庶民的时间生活,因农耕渔猎作息而逐渐形成日常规律与习惯,所以与社会经济环境密切相关,并因社会经济环境的差异而产生不同的时间生活方式。这一点与宗教发达地区以宗教节日为庶民的时间生活有着巨大的差异,无论从节庆习俗传播地域适应性、还是传播的人群适应性,前者都无法与后者相比。  相似文献   
103.
《中国地方志》2006,(12):14-14
2006年9月1日上午,中共海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汪啸风在省委常委、秘书长肖若海的陪同下,亲临海南省史志办调研。汪啸风书记仔细考察了省史志办的办公条件和工作环境,并召开省史志办处级以上干部座谈会,就史志工作的重要性和如何开展今后的史志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要求。汪啸风书记指出,编史修志不是一般性的书立说,它是为当代资政育入服务的,也是为保存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化历史作贡献的。他就如何做好史志工作提出了几点具体要求:一要认真整理史料;二要潜心研究史料;三要宣传利用史料。他最后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重视和加强史志工作,其中最大的措施就是加大机制投入、人力投入和财力投入。  相似文献   
104.
2005年1月6日,中国人口达到13亿(不包括港澳台约3000万),占世界总人口65亿的五分之一。13亿是个巨大的数量,需要多少粮食、多少棉花,才能使人人都吃饱穿暖?虽然,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执行“控制人口,计划生育”的国策,但由于基数大,目前每年净增人口即达1400—1500万。据预测到2040年,中国人口将达16.5——17亿。过去有科学家测算,根据我国的自然资源和地域环境,只能养活16亿人口。如此,到本世纪中叶,中国人口已呈超饱和状态。  相似文献   
105.
周瑞金 《炎黄春秋》2006,(12):61-62
面对世界新科技革命和国际激烈的竞争,中国面临着双重压力:一是国内经济持续发展带来的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强化;二是在国际以创新和技术升级为主要特征的激烈竞争中自主创新能力日益弱化。  相似文献   
106.
高技术条件下的人类、战争与环境--以1991年海湾战争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贾珺 《史学月刊》2006,1(1):114-123
科技进步和军事变革互为条件、共同发展。战争作为“流血的政治”,其根本属性并没有随着科技进步而改变。它不仅是人类社会内部的严重冲突,更是特定生态系统中人与环境的对立。与以往的战争模式相比,高技术战争看似“人道”,却凸显出人与环境之关系更趋紧张的态势。以1991年海湾战争为例,战争双方滥用科技带来的破坏,几乎超出了自然环境的自我恢复能力和人类重建家园能力。无论联军还是伊军,都是环境的破坏者,他们连同平民一起又是环境破坏后果的最终承担者。从人与环境的关系入手审视高技术战争,使我们看到了现有的战争伦理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7.
20世纪90年代以前美国环境史研究的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国荣 《史学月刊》2006,8(2):105-114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美国环境史研究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就研究范围而言,研究的主要问题都属于自然保护和资源保护的范畴,荒野研究成为美国环境史研究最鲜明的特色,而城市及人工环境则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其次,从价值取向上说,环境史研究具有显著的环境保护主义的道德和政治诉求。环境保护主义既使环境史受益,使环境史具有鲜明的文化批判意识,同时,它也限制了环境史的未来发展。最后,环境史研究具有比较明显的时空特点:就时间而言,它研究的主要是近现代;就空间而言,美国环境史优先研究的地域首先是西部,其次是东北部,最后是南部。  相似文献   
108.
崔薇  吴若峰 《旅游》2006,(6):66-72
回到熟悉的城市和工作环境中已经一个多月了,时常还会想起大丰。不知道大丰的麇鹿和麇鹿人现在怎么样了?小解如期结婚了吗?小袁还照例每天早晨往头发上喷发胶吗?他们会像老主任们一样永远待在有麇鹿有风景有工作有家庭的保护区吗?  相似文献   
109.
武联 《人文地理》2006,21(3):92-95
本文研究的目标是以整体的观念、环境的观念、综合及多视角的观念为理论基础,运用系统(层次)构成分析法对特殊自然环境与文化背景下同仁历史文化名城的自然—文化生态环境空间结构特质进行研究,为古城的保护规划奠定基础,通过保护规划使古城的自然—文化生态环境空间结构特质得以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110.
岷江上游新石器时代的文化景观与环境动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吉  邓文 《四川文物》2006,(5):44-50
岷江上游位于我国西南横断山脉东缘,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鲜明,是藏彝民族走廊中最独特的一个区域。本文以岷江上游新石器时代为时间断面,从文化景观的角度,探讨文化源流、聚落建筑、生产生活、文化习俗以及文化传播等要素的呈现,并分析背后的环境机制以及景观呈现对环境的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