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陈丹青的油画《国学研究院》,画了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陈寅恪、吴宓,5位国学大师"人"字形站在清华校园里。这当属当代油画精品,人物挑选很严、很准,寓意自不待言。陈寅恪,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学大师。他留学于日本、德国、瑞士、法国、美国,通晓梵文、突厥文、满文多种东西方语言文字。  相似文献   
42.
建筑物的彩绘是一种形象艺术,它在建筑物的装饰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和独特的功能。它具有形象生动、内容丰富的可观性、实用性,蕴含着内在的和形式的感染力,它不仅能够通过油漆色彩起到保护作用,使其免遭雨淋日晒受潮,延长建筑物的寿命,同时还可以勾取物象,状物抒情,拨人心弦,撩人  相似文献   
43.
杨振宇 《古今谈》2006,(3):23-28
清季民初的中国像是被一种魔力突然打开的“潘多拉盒子”,乱世潜流中涌现了一批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学人,他们生存于古今中西的文化语境中,堪称通儒硕学,令人想起欧洲文艺复兴的时代。  相似文献   
44.
马奔腾 《史学月刊》2007,(12):124-126
近年新发现一批梁启超、沈兼士致王国维的书信,这些书信,原件是王国维自己保存下来的,后来由其家属转交中国国家图书馆保存。目前,除有的学术著作中引用过少部分内容外,尚未正式全部发表过。梁、王、沈三人均是在学术上有突出成就的国学大师,这批书信涉及到大师们的治学思想以及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一些大事,因此值得认真关注。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成立于1925年,1929年停办。曾任职于此的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和赵元任,被称为国学研究院的“四大导师”。清华大学国学院存在的短短四年里,在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就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成为现…  相似文献   
45.
抵制东瀛文体:清季围绕语言文字的思想论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季士人的思想资源中 ,不论“文以载道”观还是“因文见道”观 ,语言文字虽然都与“道”相连 ,仍基本被当作工具。近代西方民族主义思想引入后 ,语言文字上升为“国粹”的要素之一。在“东瀛文体”及构成此文体的重要特征“新名词”越来越流行于中国的同时 ,贬斥和抵制“东瀛文体”也日渐形成朝野一致的风气。在这场观念竞争中 ,后来更多被视为“保守”的王国维向通常被认做西学代表的严复挑战 ,指斥严译虽古却不达西义  相似文献   
46.
韩文宁 《中华遗产》2009,(7):156-159
在我眼前,突然浮现出几位历史人物,一是在景山自缢的明朝末代皇帝崇祯,一是在昆明湖自沉弃世的一代国学大师王国维,还有就是在督署自毙身亡的江苏督军李纯。如果究其死因,崇祯故去,是明明白白;王国维离世,则非此即彼;而李纯的绝尘,就有点扑朔迷离,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  相似文献   
47.
投湖之前的日子 父亲为什么要到颐和园鱼藻轩跳昆明湖自杀呢?关于这件遗憾事,讨论的人很多,关于原因,也各有不同的见解,包括“罗振玉先生逼债说”、“罗振玉先生带回女儿说”、“殉清说”、“时局逼迫说”等。我回想起来,可能是各种因素促成的,导火线则是大哥潜明突然病逝,大哥的妻子罗孝纯却被其父罗振玉带回去自己照顾,父亲受到很大的刺激。  相似文献   
48.
高慧巧 《沧桑》2013,(4):51-53
王国维"二重证据法"对学术界影响极大,学者多认为是1925年他在清华大学研究院的讲义《古史新证》中开始提出的,但是早在1917年夏天,王国维已经明确提出"二重证据法",并对之有较充分的论述。但是王国维只是强调了地下材料对纸上材料的作用,但其实纸上材料对地下材料的作用也很大,在考古学研究过程中更不容忽视。因而,在考古学研究中必须重视纸上材料。  相似文献   
49.
国学大师王国维学问精湛,但长相却实在让人难以恭维:一米五左右的个头;龅牙,微须;面色苍黄,凸凹不平;死鱼状的眼睛,塌塌的鼻子上架着一副玳瑁眼镜。至于穿着更是邋遢,一年四季穿着不合时宜的粗旧衣服:藏青夹袍、紫缎背心,瓜皮帽下扎着一条猪尾巴一样的小辫。性喜沉默,声音喑哑,且口吃得厉害。  相似文献   
50.
桂枭 《文献》2022,(2):17-28
周邦彦的《重进〈汴都赋〉表》不仅是其四六文的代表作,也是研究周邦彦生平最重要的材料之一。王国维以来,学者都认为王明清《挥麈录馀话》记录失实,将此文系年于哲宗朝元符年间。通过对《重进〈汴都赋〉表》的文本细读,及其与宋代其他史料的互证,可以证明王明清对此文的记述基本属实。周邦彦重进《汴都赋》一事当发生在徽宗朝政和七年六月十八日面见徽宗以后。这也为考察周邦彦党附蔡京之史实与提举大晟府之时间等学术问题提供了重要佐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