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68 毫秒
11.
正2011年11月12日,在嘉峪关市文殊镇团结村施工时发现一座古代墓葬。经甘肃省文物局批准后,在嘉峪关市文物局的指导下,嘉峪关长城博物馆于当月13~15日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现将这座墓葬(编号2011JWTM1,以下简称M1)的清理情况介绍如下。M1位于团结村九组的农耕地中,地理坐标  相似文献   
12.
王冬媚 《收藏家》2014,(9):25-28
青瓷,是中国瓷器的始祖,浙江的龙泉窑是中国古陶瓷史上的一个青瓷名窑。龙泉窑,窑场众多,在今浙江西南部山区,分布范围很广,以龙泉为盛。龙泉窑瓷器,以其典雅的造型、浑厚如玉的釉色、精巧的装饰大放异彩,赢得了人们的青睐,在世界陶瓷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吉林省博物院所收藏保管的龙泉窑瓷器200余件,现从中选取几件予以介绍,以飨读者。北宋龙泉窑刻花带盖五管瓶1959年上海文管会调拨。口径7.5、足径11、通高32.9厘米。  相似文献   
13.
“查士丁尼瘟疫”考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志强 《世界历史》2006,(1):120-124
公元6世纪中期,在东地中海地区曾爆发过一次大瘟疫,由于时当皇帝查士丁尼一世统治,后人因此称其为“查士丁尼瘟疫”。有关这次瘟疫的史料主要来自当时的作家普罗柯比。他在其著名的《战记》一书中比较详细生动地记载了这次瘟疫爆发和在首都君士坦丁堡流行的情况。然而,有些学者  相似文献   
14.
1971年出土于陇西县首阳镇吕家坪的尖底彩陶瓶作为国家一级文物现已被甘肃省博物馆收藏。尖底彩陶瓶是甘肃仰韶文化马家窑类型中罕见的器物,作为马家窑文化彩陶的精品而著称于世。  相似文献   
15.
陈斯文  刘云辉 《文博》2012,(2):10-16
两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盛的大一统时代,玉璧的发展也随着社会的进步进入了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玉璧继承新石器时代至战国时期的传统风格并且有新的变化,以其选料精美、工艺讲究、纹饰丰富、使用范围广泛、数量最多堪称经典。两汉时期考古发现的玉璧主要出土于诸侯王及其亲属墓葬中,本文在总结墓葬出土玉璧资料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分类研究,并结合出土情况和文献资料归纳出汉代玉璧的社会功能,着重介绍其作为葬玉的使用情况,据此分析其中蕴含的象征意义以及所反映的丧葬观念。  相似文献   
16.
史前小型玉璧主要发现于东北与环太湖地区,两地渊源有自,独立发展,其中东北地区到红山文化中晚期发展成大小有序的组璧,而环太湖地区则被大型玉璧所取代,均成为当时原始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中下游地区则既吸收了红山文化的因素,也吸收了良渚文化的因素,此种兼容并收的开放胸怀最终导致了本地区率先迈入文明的门槛。  相似文献   
17.
成都杜甫草堂近期出土了一批陶瓷器物。经对比研究,此批器物基本上为唐中期四川邛崃窑和青羊宫窑烧造的青瓷。杜甫草堂首次出土与杜甫生活时代相同的器物,意义十分重大。它不仅印证了杜甫对其居住环境的描写,以及历代有关草堂沿革的文字记载,填补了诗圣故居没有唐代实物的空白,而且为研究唐代成都地区的社会经济生活提供了直接的材料。  相似文献   
18.
曲石 《文博》2002,(4):55-56
汉代不仅是中国历史上强大而繁荣的王朝,也是物质文化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发展与变革时期,这在当时生产的玉器上也有所反映和表现。汉代的玉器所用材质上乘,绝大多数为采自新疆的和田白玉或青玉。制作在继承传统工艺基础上,更加注重精工巧作。型制上虽多旧式,但在艺术处理上却求新变异,  相似文献   
19.
《江汉考古》2021,(6):107-117
  相似文献   
20.
张永姣  曹鸿 《人文地理》2015,30(6):83-88
新型村镇建设与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分别针对我国当前阶段乡村发展、国土开发的重要空间调控手段,基于主体功能思维而对聚落体系进行自上而下的分类指导应该作为促进乡村聚落有序发展的重要思维。论文借助于图底关系理论,将主体功能区作为"均质面集"的发展意图转译到县级单元内"异质面集"的主导土地用途区,并进一步聚焦到"点集"乃至"点"层面的村镇聚落体系组织与聚落建设,总结了三类主体功能区的7种主导新型村镇建设模式及对应的空间优化目标,拓展了主体功能区规划在县级以下尺度的规划指导价值,实现了不同尺度空间规划的法则演绎,为主体功能区格局下我国县域尺度的村镇聚落功能优化与体系重构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