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 毫秒
91.
洪石 《考古》2014,(10)
正山东滕州前掌大商周墓地~([1])出土一类非常精美的嵌蚌漆器,发掘报告称之为"嵌蚌漆牌饰"。由于年代久远,墓葬又被盗扰,遗物保存状况不好,对于它们的形制、组合和功能等的研究只能依其残存部分、出土状态、出土位置及共出遗物等进行分析,并与相关资料进行比较研究。经综合分析与比较,笔者发现这些"嵌蚌漆牌饰"可能并非牌饰,下面就此及相关问题略作讨论,旨在抛砖引玉,不当之处请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92.
许永忠 《文史月刊》2015,(1):72-76,1
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可谓是地上文物的博物馆,仅晋城高平就坐落了多处珍稀古建筑,在全国独具特色、独领风骚、独占第一的就达四处:崇明寺的断梁结构、开化寺的宋代壁画、二郎庙的金代戏台、中庄村的元代民居,这些古建都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让我们通过本文一起欣赏高平的精典和古韵。  相似文献   
93.
傅举有 《收藏家》2009,(4):13-19
五、漆画镜 用毛笔蘸漆液在器物上描绘图画的漆艺装饰手法,叫漆画。“漆画”这个名称,最早见于东汉献帝建安元年(196年)曹操的《上杂物疏》,疏中有“漆画书案一枚”、“漆画韦枕二枚”、“漆画几大小各一枚”。漆画又叫“描漆”。漆艺经典《髹饰录》经常提到它。如《髹饰录》坤集《描饰第六》的“描漆”条说:“描漆,一名描苹,即设色画漆也。”王世襄先生解说:“描漆就是在光素漆地上,用各种色漆画花纹的作法。”  相似文献   
94.
黄帝受命有云瑞 夷巫事神琢瑞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红山文化墓葬发掘出土的上百件玉器中,玉箍和玉勾云形器是重要的玉神器,尤以玉勾云形器为最最重要之事神用巫玉。其表面器形构架由(?)三种图案组合成复合勾云纹造型,反映了红山文化群体对"云"、"雨"的崇敬和期盼。其深层内涵则是云上有天、天上有神,天神是至高无上之神,具有权威性和震慑性,也为红山文化群体视为保护神加以膜拜。玉勾云形器、玉龙、兽面饰块形器等红山文化玉神器均以云纹作结构框架并普遍应用,说明其群体以崇敬云天为己任,并创建了高度发达的东夷玉文化板块。此一玉文化或可能与"黄帝受命有云瑞"、"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的记载有关联。而"玉勾云形器"之名称不甚准确,经考证古文献,应为"吉云饰玉神器"、"玉吉云形器",宜定名为"玉瑞云纹饰"。  相似文献   
95.
祁连山脉东段,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县东部。有一块神奇的宝地,这里峡高谷深,河流湍急,山峦叠翠,景色旖旎。华列藏族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了物质文明,也创造了精神文明,因而产生了华列藏族自己的文化,也为整个藏族文化增添了绚丽的光彩。 民族生活和文化传统形成了各民族在服饰装束上的审美标准服饰装束式样、花色、用料、都按本民族习惯形成。服饰是人类  相似文献   
96.
二里头遗址出土饰牌纹饰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饰牌纹饰进行解读,认为狐面纹饰牌,本于夏代对尾宿星座的观察与交会男女;熊面纹饰牌,源于黄帝、鲧、禹对北斗星座的星占;鳞体兽面纹饰牌,是龙兽合体纹饰。  相似文献   
97.
三星堆遗址“祭祀坑”出土的“人身形铜牌饰”,错将其上下倒置。该铜器的“体”部应为山体的抽象形态,“柱”应为上山若木的抽象形态。其含意应为太阳止宿之所。太阳止宿于“次”,故该铜牌应称为“铜次形器”。  相似文献   
98.
成都金沙遗址的发现与文物抢救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沙遗址是四川省继广汉三星堆之后最为重要的考古发现。本文介绍了该遗址的发现以及所出土的金器、铜器、玉器、石器、象牙等各类文物,并说明这些珍贵文物应是商周时期蜀王的重器。因此,金沙遗址很可能是商周时期一处大型古蜀文化中心遗址。  相似文献   
99.
王斌 《沧桑》2009,(1):19-21
辽代玉带在中国古代玉带发展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在继承发展唐代玉带的同时又对金、元、明代的玉带产生深远的影响。一方面辽代玉带借鉴吸收中原汉文化、西域文化精华,另一方面继承本民族的游牧文化传统,使辽代玉带在形制、纹饰、雕刻技艺等方面呈现包容性和创新性的特征,是研究中国古代玉带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0.
1987年在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墓地第四号墓中曾出土一件刻纹玉饰,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以往关于这件刻纹玉饰的放置方式及刻纹内容,很少提及。本文率先探讨了这件刻纹玉饰的用途,认定其为梳背饰;在明确了其摆放方式的基础之上经仔细审视,提出这件刻纹玉饰上所琢刻的应是一条单首双身的龙形图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