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正内容简介:本书凝结了作者3年多的心血,既记录了孩子的成长过程,又有和家长们的互动,探讨了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以及中外教育的区别和联系。本书的亮点在于,它不同于一般的教子手记,只是事无巨细地道出自己的经历而没有实际的教育方法,也不像有的教科书似的教子书,一味只强调怎么去管教和教育孩子。而是用一种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方法,在平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中感悟、体会和分享亲子经验,既有可读性又有非常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2.
正内容推荐你的青春是什么模样?凌乱不堪?囧事连篇?美丽忧伤?经历过青春的折腾与打磨,我们不再年少轻狂,变得淡定洒脱。作者精心打造70篇"故事型随笔",为你实述极品、怪咖、奇葩等各类青年的青春隐秘故事,多维度触碰内心深处的"微情感",让你看透青春,从容生活。立体细腻的情感、幽默随性的语言,让人不禁回首那些弥足珍贵的青春往事,于最美的时光中发  相似文献   
103.
104.
每每翻阅这些发黄的日记本。当年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又浮现在脑海里。如今我已是垂暮之人,而日记却让我一直停留在那个时代。  相似文献   
105.
有人问乐观者:"假如你一个朋友也没有,你还会高兴吗?""当然,我会高兴地想,幸亏我没有的是朋友,而不是我自己。""假如你被歹徒莫名其妙地打了一顿,你还会高兴吗?""当然,我会高兴地想,幸亏我只是被打一顿,而没有被他们杀  相似文献   
106.
2006年岁末,在有着“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盛名之称的浙江湖州市区,一座投资3600万元、建筑面积10300平方米,具有现代意识的地方博物馆正式开馆,一个以“山水交融,人文和谐”为主题,体现湖州城市发展脉络的陈列展览鲜活的呈现在世人面前。湖外1人成功的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展示出了这个水乡城市独具的历史魅力,走出了一条地方博物馆展陈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07.
这两年,我因致力国内博物馆陈列布展工程管理规范的研究,经常深入各地的博物馆进行调研。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正在忙于浙江省湖州市博物馆陈列布展工作的当地管理层,并被他们的工作思路深深吸引,于是我临时调整计划,决定作为一个样本对该馆的陈列布展工作进行全程跟踪,该馆布展初成时,  相似文献   
108.
近两年“浙东唐诗之路”旅游路线的建设成果受到当地政府的关注和支持.本文以“浙东唐诗之路”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为话题,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考察、深度访谈以及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发现浙东唐诗之路处于发展早期,在旅游产品开发方面仍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9.
董华锋 《吐鲁番学研究》2022,(1):50-56+154+159
吐鲁番阿斯塔那221号墓曾出土过一件唐景云元年(710)联珠团窠对龙纹绫,产地为“双流”。整理近20年来的新资料,我们可以在青海发现一批与之高度相似的丝织物。这些资料再次清晰地勾勒出丝绸之路河南道上的文化交流路线。联珠团窠对龙纹是典型的“陵阳公样”。一般认为,“陵阳公样”是窦师纶任益州大行台兼检校修造时所创。但成都地区南北朝时期的考古资料表明,实际上早在6世纪中叶,该区域的石刻造像上就已经出现了较成熟的联珠团窠对龙纹。从这一情况来看,益州是联珠团窠纹中国化的前沿阵地“,陵阳公样”应当是窦师纶在该地区南北朝时期即已基本成型的图样基础上进行总结、改良而来的。而这一时期益州石刻造像上联珠团窠纹的出现则应与入蜀的粟特人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0.
从"敦煌三部曲"到《禹王书》,冯玉雷的重述文本从丝路敦煌历史事件,转向对文化大传统视角下神话时代华夏文明起源的关注。通过檃栝大量神话材料并创造性地借用"四重证据法"使之巧妙融合,小说知识堆叠似的文本容量在带来阅读陌生化的同时,也创造出一个个理想的意象世界。作者对历史文化题材持之以恒的热情和一以贯之的学术探赜意识使文本呈现出深广博杂的学者型小说面貌,不仅凸显了作者强烈的历史意识,更昭示出他对西部文化的体认和对传统文明观的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