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艾米  赵月 《中国西藏》2010,(1):10-13
2009年12月18日,《中国西藏》杂志创刊20周年纪念座谈会在北京西藏大厦隆重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杜青林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 杜青林部长指出,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西藏工作,在新中国成立后各个历史时期,制定并采取了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和务实措施,极大地调动了西藏各族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西藏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似文献   
282.
正安全保卫是幼儿园工作的重心,是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自办园以来,我园一直将安全保卫工作摆在首位。针对所在地拆迁开发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我园开展了《拆迁特殊时期校园安全工作》的专题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具体做法如下:一、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安保制度1.成立领导小组,建立管理网络。我园通过与建邺区教育局签订安全责任书,与江心洲街道签订治安保卫责任书,与全园教职员工签订安全责任书等,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  相似文献   
283.
段洪刚 《中国钱币》2009,(1):73-77,25
按照一般商品的条件来看,铜元的买卖,同样受供需关系的制约。但作为特殊商品,铜元的供需关系是极不稳定的,也是不平衡的.而且更容易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因此,中国铜元的收藏趋势,很难找到准确的描述,也很难有准确的预测。铜元的价格变化,随着一般物价的变化而有波动,但总的走势是上升明显,这点和收藏趋势的变化也不完全同步,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284.
尚昌平 《旅游》2007,(11):22-53
刀郎是什么?刀郎是塔克拉玛干西端沙漠边缘麦盖提一带古维吾尔族族群聚落的一个特殊称谓。[编者按]  相似文献   
285.
花絮满园     
阮宣 《世界》2003,(9):30-30
北京涉外经济学院——莘莘学子求学的理想之地。新学期开始,处处充满生机。摘几朵花絮,显现北京涉外经济学院满园书香。  相似文献   
286.
"成都"名称的含义解释一直颇为棘手。尽管自宋以来,关于成都名称的解释已不下十种,但没有一种解释能够令人信服。由于早期蜀地与中原及其以东地区的文化有着异乎寻常的联系,且古蜀人的语言"颇与华同",成都一词当就是古夏(汉)语。成都名称约在古蜀国开明王朝晚期(战国晚期)出现,其时"成"的读音可能为端纽耕韵,"都"的读音可能为端纽鱼韵。汉代西南地区的"×都"地名,是附近存在湖泊水体的标示。成都即得名于附近的"滇池",滇池、成都二名上古读音近同。作为聚落名称的成都,是水体名称滇池的转化。滇池就是"天池"的意思。滇池、成都名称最早的文字书写者,是战国晚期楚威王时进入古蜀国的楚人。成都一名由来与含义的破解,对于古代成都平原自然环境、西南地区民族历史的新认识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支持。  相似文献   
287.
胡世和  奚兆坚 《百年潮》2002,(11):35-37
1962年,正值我国处于严重经济困难时期,张闻天同志南下江苏、上海、浙江、湖南三省一市的城镇农村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社会调查,其中在扬州的调查就有14天.由于这次调查者的特殊身份和当时特定的政治背景,外界对张闻天的此次扬州之行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288.
《中华遗产》2012,(11):8-19
红黄白黑青,是中华五色,因为它们最富中华文化含义。但这一观点是否会得到今人的认同呢?最具发言权的是中国人。于是《中华遗产》在微博上同期推出“最具中国文化含义的颜色”投票活动,以观察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日盛之际的变化。从10月17日到22日,网友们反应热烈,纷纷发言。从网友所写下的推荐理由和结论看,大家十分认同并理解这五色所包含的中华文化意义,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渗透力。在此节选部分网友精彩评论。  相似文献   
289.
罗运兵 《华夏考古》2011,(4):65-71,108
本文重点阐述了史前猪骨随葬是为死者提供肉食的观点——“肉食说”,并对随葬猪骨象征财富或表示辟邪等观点进行了辨析,认为“肉食说”可能比这些观点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