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0篇
  免费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9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一、文化遗产几种称谓的由来与变化(一)文物和文化遗产概念的特定性和局限性文物一词始见于《左传》,使用较少,到了近现代由骨董、古董、古玩、古物、文玩等旧物名称演变而来,并不科学严密,没有统一的定义。诸多《辞书》  相似文献   
62.
后过程主义考古学的形成——读伊恩·哈德《解读过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海 《东南文化》2003,(11):13-16
考古学的进步是以丧失其纯洁性为代价的。  相似文献   
63.
64.
张晓旭 《南方文物》2003,(1):126-126
江南大学金其祯研究员用十余年时间著成107万字的煌煌巨著《中国碑文化》,2001年11月由重庆出版社正式出版。这部专著对学术最大的贡献是将碑刻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来研究,改变了以往将碑刻单纯作为书法艺术研究或考据学研究的传统研究方法,不但在研究方法上是一个飞跃,而且拓展了碑刻的研究领域,揭示了碑刻的文化内涵,使碑刻作为一门文化史上的新兴学科昂首立身于学术之林。该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从碑的起源一直阐述到现代碑文化,既是一部碑刻本身的发展历史,又是一部反映碑刻与人类历史相关的关系史。下篇为碑文化专题论述,多角度的探讨了碑与…  相似文献   
65.
低碳出行记     
崔薇  颜铭 《旅游》2010,(4):26-27
出于旅行,低碳让我们思考行走方式,比如火车轮船,比如单车步行,当然也有更加早年的和行将消失的,比如窄轨,比如马帮,这二者气质上似乎更加复古并兼有浪漫情怀。但其实,低碳最终让我们思考的是生活方式,比如自然观,比如物质观,最终找回那些几乎被我们抛弃的、很朴素的生活正确——常识,达到和谐。  相似文献   
66.
Geochemical study shows that the degradation processes of lipid materials like alkanes are distinctive between different biological species, Thus, such processes can be used as molecular markers for identification of paleo - environment and, as a result, raises archaeological concerns. This paper describes some technological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detecting normal alkanes, and the latest situation of its application in Chinese and foreign archaeology.  相似文献   
67.
"民具",是对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用具的统称,是特指民俗学物质文化的新学术概念.在现代社会学科意义上,民具概念的提出者与相关理论研究的先行者,当首推日本学者.但在不同国家、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里,这一概念的运用或许有所不同.我国在物质文化研究领域里,习惯用"民族民俗文物"来涵盖所谓"民具".近几年来,则开始使用"物质文化遗产"或"有形文化遗产".但这些概念及其范畴,既互有交叉,又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68.
1996年 10月23日省政府召开常务会议讨论地方志工作时提出:"关于筹建江苏省地方志馆,由省计经委等部门进行论证后再作研究"。1997年3月筹建江苏省方志馆列入《江苏省地方志事业发展"九五"计划》。  相似文献   
69.
李传玺 《纵横》2010,(3):49-53
胡适与陈寅恪,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两座巍峨山峰。他们之间建立联系,从陈寅恪一面,经历了一个从反到正的过程。而一旦从精神上形成沟通,两人便在学术上互相切磋,人生上互相支持,结下了中国知识分子特有的不渝友谊,演绎了现代文化史上段段学术往还砥砺的佳话。  相似文献   
70.
周羲理 《岭南文史》2010,(1):I0001-I0001
<正>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文明程度和智慧高度。历史则以时间维度反映自然的人化和人的社会化过程,是系统传递人类文明成果的文化载体。文化与历史关系十分密切。一方面,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