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1篇
  免费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30篇
  2013年   287篇
  2012年   565篇
  2011年   226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1.
嚼史余津     
《史记》里有一则《货殖列传》,其中讲了这样一则故事:刘邦建立西汉政权后,首先将秦朝的老贵族做为重点打击对象,把他们驱赶出“关中”,流放到外地去,且剥夺他们的一切政治特权和经济特权,等于“扫地出门”。这  相似文献   
92.
作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国家一级博物馆,几年来,内蒙古博物院在社会教育工作方面始终坚持以建设地区社会教育中心为目标.以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为重点,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广泛赞誉.  相似文献   
93.
世界记录     
《世界》2010,(2):29-29
001 英国 世界上最小“雪人”日前诞生于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直径仅有0.01毫米,相当于人类头发平均宽度的五分之一,由两个通常用来校准电子显微镜镜头的小锡珠焊接而成,眼睛和笑容则用离子束雕刻而成。  相似文献   
94.
思维方法对人来说具有根本性的意义。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有四个方面的特征,即宏观性、革命性、实践性和相对性。所谓宏观性是指"普遍联系"的观点,"过程性"的观点来观察和认识问题;所谓革命性是指事物内部包含着批判、革除自身弊端的革命性因素,事物之间也是在相互批判、相互借鉴、吸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谓实践性是指马克思主义把"实践"作为认识论的一个中心环节;所谓相对性是指马克思主义相信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有条件的和相对的。  相似文献   
95.
肖鹰 《神州》2010,(3):8-9
2009年冬天,随着美国大片《2012》在我国公映产生的轰动,将“末世灾难”注射到中国人的意识中。说它是一种“注射”,因为这种“末世灾难”,不仅对于儒家传统主导的古代中国心灵是不存在的,而且也大大地有悖于当下中国人正享受着的经济腾飞、国强民富的盛世景象。  相似文献   
96.
戴琏璋 《古今谈》2010,(2):11-17
一、人文思维与科学思维近代中国学术思想变迁,有两个关键性时刻:一在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朝廷下令废除科举制度,并将各地书院改为大、中、小学堂。这是教育体制上的一大改革,西式的知识分科教育取代了传统的人文经典教育。另外一个关键时刻,  相似文献   
97.
随着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发展,隐喻理解已经超越了修辞学层面,被视为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世界的手段。在同一个社会中,语言、文化和隐喻思维不是以个体形式存在的,而是彼此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一个整体。在英汉民族文化心理下,对英、汉语中动物的词汇隐喻进行个例分析,以探求英汉隐喻思维的走向。从而,更好的理解隐喻思维和使用英汉中词汇隐喻。  相似文献   
98.
在语言与思维关系的问题上,本文探讨了语言、思维以及与幼儿教育之间的关系。幼儿文化教育是思维在语言上的反映,幼儿语言、文化的学习可以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99.
<敌乎? 友乎?>一文,学术界评价不一.本文在对该文写作的策略意图进行考察的基础上,以其为中心对蒋介石 30 年代对日思维的基本内容进行了探讨.本文认为:在写作意图上,该文主要是为了推动将华北当局与关东军的交涉转变为国民政府与日本政府外交部门的交涉,借以消减日军武力威胁的压力.而其中所表达的对日思维,则是以中国存亡为核心,以中日友好为理想原则,结合国际关系、军事战略、中国国家地位,阐述了日本现实扩张政策的局限性和危险性;同时,也结合转型时期中国国家的特点,阐述了中国不会亡于日本的必然性,以及中国抗日政治的基本思路.这些集中体现了蒋介石的对日思维,是其抗日思想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0.
回顾西方资本的历史,有利于认识它的今天,预计其未来行动.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科学地分析资本的融资流通等经济作用的同时,特意指出:资本需要流通,"只是在这个不断更新的运动中才有价值的增殖.因此,资本的运动是没有限度的."他进一步指出:资本家的目的"不是取得一次利润,而只是谋取利润的无休止的运动".马克思称之为"绝对的致富欲,价值追逐狂",而且,"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