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9篇
  免费   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9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实现祖国的统一,是中华民族古今一切仁人志士的共同心愿。南宋杰出爱国诗人陆游临终写的《示儿》诗,以及在这首诗的激励下引发的诗作或吟咏故事,就是一个生动的例证。在香港澳门先后回归祖国的今天,回顾陆游的《示儿》诗,以及当代一些伟人与这首诗有关的轶事,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92.
一位百万富翁 ,60年如一日 ,自奉俭约 ,全力于种种公益事业。为实现“民富国强”的宏愿 :他为数千名素昧平生的学子慷慨解囊 ,交学费、付书费 ,甚至供他们吃饭、穿衣、治病 ,以至理发、配近视眼镜 ,帮助他们一个个成为国家栋梁 ,现任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就是其中之一 ;他所倡导的“得诸社会 ,还诸社会”的教育思想 ,给几代青少年以熏陶 ;他倡导设立的“急病助金社” ,拯救了大批贫苦急病患者于死亡边缘 ;他中学尚未毕业 ,却获得了美国圣罗士学院荣誉文学博士的学位 ;吕正操称他“爱国老人” ;江泽民亲笔为他题词 :“热心教育事业 ,培养建设人才”。  相似文献   
93.
略论屯堡文化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贵州屯堡来自明代北方先祖戌边屯田,由之发展起来的军旅文化与民族民间文化融合创造,形成爱国的革命的传统,今天亟须加以保护和发展.  相似文献   
94.
曾国藩写于中年时期的《浪淘沙》组词,一为调友,二为抒写情志,表现曾氏不得志时期的郁闷和抵御外侮、爱国忧民的情怀。  相似文献   
95.
中世纪中后期法兰西王室守护神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文海 《世界历史》2001,1(6):67-75
在古代社会乃至在某些传统情结较为浓厚的现代社会,一定的社会群体往往会将某一具有特殊地位的超自然神灵(或神化了的历史人物)奉为自己的守护神,以此求得精神上的安慰与寄托。对于这一特定的社会群体来说,守护神选定以后,其角色通常会呈现出既定性和恒常性特征,一般不会因时间的推移而轻易出现其角色由他神取而代之的现象。然而,  相似文献   
96.
王勇 《文史春秋》2001,(3):44-46
“救国七君子”之一的章乃器,浙江青田人(1897—1977年),是中国近现代的著名爱国民主人士。他毕业于浙江省立甲种商业学校,一生走的是从事财经工作的道路,与中国的民族工商业结下不解之缘。他的大哥章培,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与白崇禧同窗,曾任国民党陆军大学装甲系中将主任;三弟章郁庵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党员。  相似文献   
97.
李伟 《文史春秋》2001,(1):28-34
曹聚仁(1900-1972),浙江兰溪人。集学者、教授、作家、记者于一身,20世纪声名赫赫的文化人。从1956年起。他以一个超然于党派外的自由主义者,爱国情重。毅然投身于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工作。  相似文献   
98.
鲁彦周是和新中国同步成长起来的名作家。人们尊敬和仰慕他,是因为他在50年的艺创作生涯中,总是站在时代的前沿,为人民群众的爱与憎发出震撼人心的呐喊。这是艺创作最为珍贵的品格,同时,也反映了他的人生轨迹。他曾多次对笔说:“我是农民的儿子、新中国成立后,我从农村走进了城市,但是,我仍然和更广阔的农村、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农村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这就是我的创作源泉。”  相似文献   
99.
张际亮,(1799-1843),字亨甫,福建建宁人。少孤,伯兄业贾,资助就学,弱冠补诸生,肄业于福州鳌峰书院,为山长陈寿祺所器重。道光十五年乙未(1835)举乡试第一人,明年入京师,试礼部,朝野重其名。因书责曾燠,负狂名,为朝贵所忌,会试不售。好游历天下山川,穷探奇胜。一生穷困潦倒,壮志难伸,中怀郁结,发于诗歌。鸦片战争中,随浙东人民从前线流亡后方,一路所见,满目疮痍,更激发其忧国忧民的怀抱,  相似文献   
100.
李因女史     
洪瑞 《古今谈》2001,(1):21-23
李因,字今生,号是庵,又号龛山女史。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一作海宁人。生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卒于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享年76岁。她是明末清初苦学成才的爱国女诗人兼画家,善画花卉禽鸟,设色幽淡秀丽,得徐熙、黄筌的遗意,用水墨苍老静逸,直追徐青藤、陈白阳风格,绝无脂粉气,洵是闺秀中一位杰出的女画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