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1篇
  免费   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据报道,2014年部分省市的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有所减少,公务员热似乎在降温.然而在民国初期,袁世凯执政时曾举行过几届全国的“公务员考试”,着实火爆了一把.他们的“国考”主要是选拔县知事,也就是县长.  相似文献   
32.
《巴蜀史志》2014,(4):9-10
近年来.成都市地方志办公室以“传承文化基因,接续成都文脉”为己任,适应传播方式多手段、多渠道转变,不断创新方式,积极做好地方志宣传工作,努力实现“服务现实社会.让‘死’志‘活’起来;走进千家万户,让‘冷’志‘热’起来”的目标。  相似文献   
33.
黄兴涛  胡文生 《清史研究》2005,115(4):36-50
本文对"中国学术的现代范式和传统转型"之内涵,提出了较为系统的一家之说,以此为基准,首次全面地揭示了这一转型在戊戌时期得以整体性萌发的各方面之表现和特点,以此论证"戊戌上限说".文章认为,"学战"是戊戌思潮中长期被学界轻忽了的思想主流之一,它构成了这一转型最为强大的动力,同时也给其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弱点.  相似文献   
34.
35.
运用科学技术方法对清代珐琅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运用原子发射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偏光显微镜和金相显微镜,对故宫博物院藏清代珐琅残片进行了实验分析。研究中.对构成珐琅的硅酸盐材料、铜材料、焊接材料以及镀金层的元素组成进行了测试;对珐琅残片断面的焊接层和镀金层的微观形貌、焊接层的金相组织进行了观察和鉴别。在此基础上,运用结晶学、矿物学、金属学和金相学的基础理论对珐琅原料种类、各种原料的作用、珐琅料的熔制与烧蓝、铜材料与焊接材料的合金属性、焊层的金相组织、掐丝珐琅的烧制工艺等问题加以探讨,试图藉现代科技手段揭示清代珐琅所包含的科学技术内涵。  相似文献   
36.
本文作者介绍了对欧洲制盐陶器(briquetage)的最初识别,随后又对重要的史前盐业作了评价。Seille河谷的briquetage是欧洲铁器时代盐业生产的中心。那里残存的破碎制盐容器堆积高12米、长达半公里。通过运用新的技术绘制的地图显示出盐泉、作坊及炉灶的位置。由此可知,当地的盐业生产经历了两个繁荣时期:它们分别为公元前8-前6世纪和公元前2-前1世纪。  相似文献   
37.
出土青铜酒器残留物分析的尝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快速溶剂萃取法,从出土青铜酒器内的土壤中提取有机残留物.对其作高效液相色谱定性分析,发现其中含有酒石酸,表明这些青铜酒器在下葬时可能盛着酒。快速溶剂萃取法的萃取剂为1%磷酸(体积比)溶液,较之传统有机溶剂,操作时更为方便和安全。此方法可推广于陶器中残留物的分析.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8.
山东危山西汉墓出土陶器彩绘颜料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为研究山东危山西汉墓出土彩绘陶器颜料成分,采用偏光显微镜、显微拉曼光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危山汉墓陶器彩绘颜料有朱砂、铅丹、中国紫(汉紫BaCuSi2O6)、铁红、铁黑、白土等。中国紫颜料首次在山东省的发现,扩大了该颜料的使用区域,具有重要的考古学意义。另外,还在紫色颜料中分析出了BaCu2Si2O7蓝色晶体,这是继中国蓝中国紫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  相似文献   
39.
《文史月刊》2008,(3):27-27
这五支王牌军是指新编第一军、新编第六军、第五军、第七十四军(即整编七十四师)、第十八军。  相似文献   
40.
董珊 《东南文化》2008,(2):49-55
自晚清以来,许多著名学者致力于越器者(氵刀)编钟铭文的研究,本文综合各家所说,对钟铭文义进行了新的理解,并对器主身份及年代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