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陈立柱 《安徽史学》2006,2(6):20-25
1、中国考古学者的编史倾向使其对炎帝问题的研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发表了大量的相关论著,但考察他们的研究可以看出,他们并没有提供任何可以"确证"为炎帝的遗物,仅是根据某些考古理论与材料提出种种假设,以考古学为基础重建的"古史"目前还看不出多少"史"的意味.2、历史学界关于炎帝也提出了多种看法,彼此之间争论不休,稍作分析即可看出也都是因为对待材料与证据的态度不同引出的.3、依据现代历史观念,不是所有资料全都可以成为历史证据的,只有那些能"确证"过去发生的事情的记述与文物才具备历史证据的资格.重新检视目前已有的历史观,即历史真实如何可能或意味着什么的问题,才是解决相关研究出现混乱与矛盾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22.
黎岭·黎都     
文章介绍了黎岭村名的来历及其历史文化史迹  相似文献   
23.
位于晋东南的长治市有一座历史名山,山上松柏覆盖,一片苍翠,称作百谷山,当地人又叫老顶山。在北宋《太平寰宇记》中记载:“昔神农尝百谷于此,因名山建庙。”所以,百谷山的名称就由此衍化而来。百谷山在长治市区东北,北接潞城,东连壶关、平顺,方圆40多平方公里,海拔最高为1378米。山脉蜿蜒磅礴,山峰耸翠叠嶂,气势雄伟,景色秀丽,胜景古迹遍布全山,历来为上党古城的一方圣地。  相似文献   
24.
华夏之祖有古华胥,有熊、有蟜,炎帝、黄帝3种说法,而以炎、黄二帝为华夏之祖说比较可信,且为国内外人士所公认。究期原因,主要是炎帝、黄帝支裔族多,分布广泛,影响大,被黄河流域及长江流域的一些氏族公认为盟主。炎帝部族比黄帝部族早500多年,细究而俗称始祖为炎帝神农氏。炎帝支裔族在黄帝氏族兴起前和以后迁布很广,和黄帝及东方少昊部族融合为华夏族团后,形成影响广泛的华夏文化。  相似文献   
25.
王杰 《江汉考古》2000,(4):42-46
炎帝是我国历史传说时代氏族部落首领。据史书载:炎帝又称赤帝、神农氏、烈山氏或厉山氏。其名称的由来,有学者认为与位于南方、出生于湖北随州厉山发明农业有关。近年,笔者曾以雕龙碑遗址发掘出土资料为主要依据,与有关炎帝传说记载相互参证作了一些尝试。本文想在遗址出土资料、考古调查和有关文献记载相互参证研究的基础上,对炎帝氏族都邑的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26.
高强 《文博》2008,(2):64-69
中国人素有"慎终追远"、"法祖敬宗"的传统,祖先崇拜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根本的价值取向之一.  相似文献   
27.
本文通过清代以前13部史、诗著作中关于谢姓起源记述的综合分析,说明谢姓是黄帝之系,"三代之际,以微不见",[1]"亡其氏姓"[2]。至周宣王时改封为姬姓召氏之谢。任、姬、召都是黄帝之后。  相似文献   
28.
正对于现在80、90、00后来说,图片上这些人的装束打扮和生活方式简直土得掉渣。然对70后之前出生的读者来说,看图之后,肯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这些图,是我们来时的路……  相似文献   
29.
仝建平 《沧桑》2013,(6):281-283
晋城古为泽州,地处晋东南、太行山南段,太行、太岳、中条三山于此交会。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生态环境较优,矿产资源丰富。史传炎帝神农氏曾在此活动过,留下多处文化遗迹;战国时秦赵长平之战声名远播,令人生畏;唐代成为拱卫京师、遏制强藩的战略要地;宋金元时,地方信仰发展迅速,广建寺庙宫观,现今保存数十处相对较为完整的宋金元木构建筑,加上内设的彩塑、壁画、戏台及碑碣,成为全中国该时期木构建筑遗留最为集中的地区,令海内外学人顶礼膜拜;  相似文献   
30.
《沧桑》2012,(3):7-7
正201 1年5月27日《山西省地方志工作条例》颁布后,临汾市地方志办公室着眼于深入贯彻省《条例》和国务院《条例》,结合本市实际,在大量调研基础上,起草了《临汾市地方志工作管理办法》。2012年5月2日通过了市政府第12次常务会议审核,5月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