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0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民国时期频繁的自然灾害给湖南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在自然灾害打击下,人口死亡和流徙造成农村劳动力急剧减少,土地荒芜。灾民涌入城市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灾害使社会矛盾更加激烈,引发灾民暴动在客观上加剧了社会动荡。  相似文献   
72.
漫话     
《南方人物周刊》2010,(4):16-16
每一个人身上都拖着一个世界,由他所见过、爱过的一切所组成的世界,即使他看起来是在另外一个不同的世界里旅行、生活,他仍然不停地回到他身上所拖带着的那个世界去。  相似文献   
73.
吴象 《炎黄春秋》2010,(12):36-40
林子力是福建连江人,生于1925年,长得颀长健壮,繁忙中有种从容潇洒的风度。他常常深夜埋头写作,终于积劳成疾,几次病倒。不能起立,不能执笔,但仍然断断续续顽强地口述和修改他的《理论经济学导言》,直至不能说话,不能认人,不能思维。2005年8月,他停止呼吸时,年届80,正当学术思想比较成熟之际,撒手西去,至为可惜。  相似文献   
74.
一个世纪的经济学大论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明干 《百年潮》2006,(5):49-53
社会主义必须与市场经济兼容,这是在国际范围内长期艰苦探索、反复争论得出来的结论.争论的焦点集中在社会主义社会应该如何配置各种资源以更好地发展经济,是主要运用计划方式还是主要运用市场方式?社会主义能不能与市场经济兼容?这个问题从19世纪初开始已经争论了一个多世纪了,直到现在实际上还没有完全停息.这是思想理论领域里一场跨世纪、跨国界的大论战,不仅涉及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也关系到所有发展中国家,它的意义是十分广泛和深远的.  相似文献   
75.
晚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自然灾害的高发期之一。通过小波分析、突变检验等方法复原晚清渭河沿线地区旱涝的时空变化状况,发现该区域旱涝灾害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空间差异性、周期性,且存在突变。从时间上看,1844—1880年为中度、重度旱灾多发期,1880—1911年为中度、重度涝灾多发期,且短期内旱涝交替频繁。从空间上看,渭河上游沿线属于易旱地区,中下游大部分区域为易涝地区,旱涝趋势呈现出明显的东西差异。渭河沿线地区夏秋两季易发生连涝,春夏秋三季易发生连旱,季节性的旱涝对传统农业社会造成较大威胁。整体上,旱涝灾害以17到18年的周期最为突出,呈现中小周期变化特点,而在1883年、1890年及1898年存在明显的突变。晚清渭河沿线地区旱涝灾害的时空变化特征可能与ENSO、太阳活动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6.
明代东南地区的海潮灾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潮灾害是古往今来危害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的主要灾害之一。明代我国东南地区是海潮灾害频发的地区。海潮灾害主要是由台风引起的,多发生在阳历的6月至11月间;和一般的水灾相比,海潮灾害具有突发性和狂暴性的特点,因而更容易造成大的危害。明代海潮灾害不仅吞噬大量生灵。还淹没农田。冲毁房舍。毁坏盐场。造成极大的财产损失。明代对海潮灾害的救治和防范措施有赈灾、蠲免和加固海塘以及佥补灶丁等。  相似文献   
77.
文物受灾评估作为文物减灾的一项重要环节,贯穿文物救灾应急、灾后恢复的全过程。在灾害发生后,及时对文物受灾程度、风险等级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抢救性或补救性措施,减小灾害破坏,对科学有效保护文物具有重要意义。2021年,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开展了河南“720”特大暴雨灾害不可移动文物受灾情况调查评估工作,对文物受灾范围、类型、损坏程度等进行全面性的调查与分析,提出做好日常养护,采取预防性保护及临时性保护措施,开展文物保护研究、制定紧急预案等强降雨环境下文物保护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8.
马梦雪 《上海地方志》2023,(1):76-83+94
灾荒史是近代社会史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其往往与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1924年,上海祥经织绸厂发生巨大火灾,近百人罹难。灾情发生后,社会团体、爱心人士、新闻媒体等社会力量迅速反应,开展多种形式的救助,对受灾者施以援手。其在弥补政府救助短板、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现代化事业发展、传播正能量等方面多有裨益。  相似文献   
79.
陈开乙 《区域治理》2021,(2):102-103
我国设立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本文拟从法律经济学的角度来探究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设立背后的成本收益分析,以及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与公民权益保护冲突、使用不够精确等问题.可以说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具有不同于其他犯罪的特征,值得如此"特殊对待".因此先有结论然后再为之找寻理论根据的做法,是无法解释该立法之所以形成的原因和形成的思...  相似文献   
80.
秦浩翔 《中国地方志》2022,(6):91-102+128
受到荒政意识与边疆治理的影响,清代广西修志者尤为重视祥异、水利、仓储、祠祀等条目的书写。“天人感应”是清代广西地方志祥异条目的核心思想,修志者将灾害解释为“上天示警”,以此提醒地方官员引起重视,并采取措施加以应对。受到荒政思想的影响,清代广西修志者着重强调兴修水利、广建仓储对于防御灾害的重要性,并结合水源利用与仓储运作的实际情况指出相关问题,以期本地官民予以重视,及时改善。清代广西地方志的祠祀书写,体现出灾害文化与方志纂修的密切互动。清代广西修志者重视灾荒问题的书写,对于荒政思想的传播、灾害文化的建构,以及边疆秩序的稳定具有积极作用,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社会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