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4 毫秒
161.
文成公主庙距青海省玉树州结古镇20公里。出结古镇向南,然后转向东南,趋向北,基本上要走一条环形路,柏油路面,交通便利。 在前往文成公主庙途中的一个峡谷地带,有一座水库。再往前走,出现了一个叉路口,继续前行即可到达囊谦和杂多二县。转向左行,进入一个山口,眼前的景致仿佛是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只见满山遍野横亘挂着上千条经幡横幅,直从路旁挂到山巅。巍峨高大的山势.气势雄伟,真是一处世外仙境,灵山宝地,使人不由地产生了一丝亲和的感觉。绕过一个S形的山口往里走,便依次见到山脚下一排8个如意小塔,塔下一条小溪,淙淙流过,增加了这片土地的灵气。文成公主庙坐落在山跟下,依山傍水幽静而神圣,寺庙规模不算大,整个建筑依山而就。  相似文献   
162.
白鹤山位于四川邛崃西郊外,距城2公里。其山林麓青翠,江流萦纡,亭台庙舍,古色生辉,环境颇为幽静。推为邛崃后花园,不嫌自矜。据宋代陆游《剑南诗稿》卷八《次韵宇使君山行》诗注称:“仙人胡安学道西岩,跨鹤升天,山以此得名。”可知宋时即已传说汉代学邛州人胡安于山上跨鹤仙逝,故取名白鹤山。山中佛教寺庙,乃隋朝所为;初名白鹤寺,唐时呼为鹤林寺。自隋及宋,原有庵院14所,壁间存五代范琼等人所绘佛像、宋代同墨迹;元明时期,几经修建,重塑佛像,十二圆觉像,镂刻石香炉等;清代新建大殿前通道、照壁、铁铸接引佛一尊,泥塑孔雀明王像及四大天王像等。惜人事沧桑多变,原庙原像大多毁损。今仅留存甬道、照壁、部分殿堂建筑;山顶尚存白塔一座,高18米,青砖陶刹,六角九层,风韵犹存,系清道光间邛州人吴江等人倡建。  相似文献   
163.
金申 《中原文物》2002,(6):67-71
现藏日本的刘宋元嘉十四年佛像是学术界公认的名作 ,近年来又发现了数件南朝款造像 ,但均为伪作 ,在样式上与元嘉像多有关连 ,故此件元嘉像也有重新检视的必要。原河南郑州二中出土的石佛像尽管收入《中国美术全集》 ,但也系仿作 ,真品已早年流落到瑞士博物馆。  相似文献   
164.
黄春和 《收藏家》2002,(9):36-41
关于清代北京宫廷佛教造像,长期以来我们只是局限于讨论康熙和乾隆两个时期的,因为过去只发现有这两个时期的造像实物和相关的文献记载。去年岁末,著名佛像收藏家夏景春先生偶然从古玩市场上购得一尊刻有雍正(1723-1735年)年款的弥勒菩萨造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文物发现,它对研究清代藏传佛教和藏传佛教造像艺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5.
凉州城南50公里的天祝藏族自治县旦玛乡东部的细水河垴里有座朝阳山。山上长满了松柏和灌木,其中有一棵直径约1米、高十几米挺拔茂盛的柏树,立在万木丛中,它便是著名的章嘉圣树,当地人叫“一棵柏”。据说圣树根部有个肚脐眼,里面有一尊清晰可见的佛像,不过只有虔诚修炼的人才能看见。相传康熙年间,从青海郭隆寺方向来了一家牧民,他们赶着十几只山羊、三头黄牛,驮着黑旧的牛毛帐房、铺盖和有数的日常用具,经过长途跋涉,最后他们把帐房下在东西走向、形如卧龙的青山下面。这座山由层层密密的翠柏包裹着,只露出足有一间房子大的…  相似文献   
166.
吴爱琴 《史学月刊》2002,(12):117-118
《三国志·魏书·东夷传》载 :“昔汉哀帝元寿元年(前 2 )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王使存口授浮屠经。”是说西汉末年景卢从外国使节那里听到了佛经 ,从此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内地 ,至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佛教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文化 ,自西汉末年传到中国 ,影响了以后近两千年的中国历史。佛教之所以能够在中国这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国度里得以生根发芽 ,枝繁叶茂 ,并且又传到邻近的朝鲜和日本等地区 ,除其具有自身的宗教艺术魅力 ,即能迎合人们的心理需求和被统治阶级利用外 ,也因为它具有包容和被改造的因素 ,亦即在并峙中土的过程中 ,…  相似文献   
167.
承德外八庙是清政府在王畿之地精心营建的藏传佛教中心,积数百年之珍藏,汇集了众多的物奇珍。特别是藏密金铜佛像,造型独特,巧致精美,向为人们所追寻评品,惊叹称奇。尤为近年来承德外八庙的藏密佛像在北京、上海、台湾、香港等大都市屡屡展出,其受欢迎程度出乎了我们的想象。在这几次出展中,有一件首选的佛像,就是体量庞大、造型独特的大威德金刚双身像。谨专介绍,以飨读。  相似文献   
168.
西藏西部地区大致范围为今天的阿里高原,号称“世界屋脊的屋脊”,为历史上名的象雄明发祥地,后主要为古代古格王朝势力范围。此地域在公元10世纪-11世纪期间兴起了伟大的佛教复兴运动,一度使古格王朝佛教发展及其名佛寺托林寺名声大噪,成为“上路弘法”的根据地,史称藏传佛教后弘期,在藏西地区化史乃至西藏佛教发展史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9.
传统金铜佛像的浇铸首先是一件供信徒礼拜的圣物,而后才是一件艺术品,对虔诚的信徒而言,创作佛像作品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艺术本身,而在于这一行为所聚集的无量功德。  相似文献   
170.
平凉市博物馆藏金铜造像中,明代金铜造像占比最大,题材丰富,造型风格多样。本文通过类型学、标准器物学方法,对馆藏明代金铜造像分类梳理,并结合明代纪年造像,分析其形制特征和时代风格,总结出平凉明代金铜佛造像风格上为汉式造像和藏式造像共存,其造型和工艺精美程度随着时代发展而逐渐降低,恰与明王朝逐渐没落的政治、经济形势相互印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