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篇
  免费   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逸之 《中国西藏》2005,(2):71-73
慧超,新罗高僧,于公元8世纪初前往天笠求法。在此之前,自东晋到大唐数百年间,中原汉地僧人前往天笠取经较多,仅影响较大的就有二三十人,余多数没有成功而客死他乡。回归少数人以游记而名声大噪,名的如法显、玄奘、义净等人,其作为后世研究诸国古代历史、地理、宗教艺术及民情风俗等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特别是玄奘对古印度历史化记录,  相似文献   
32.
半夜里,忽然一声响亮的鸡鸣,就在我们住的僧舍窗下,我看看表,只有3点半。到了明天这个时候,村里的女人们一定在睁着眼睛数鸡叫,她们要在鸡叫三遍之前赶到井边,在鸡叫三遍的那一刻,打上第一桶水,背回家。为证明是自己打到了新年第一桶水,离开前她还要在水井上系上哈达。  相似文献   
33.
我小时候喜欢爬山,现在也仍然喜欢。爬山只要不惜气力,不在中途退缩,总能爬到顶上去的。到得山顶,虽汗水淋漓,气喘吁吁,但高山已在脚下,那种“上观碧落星辰近,下视红尘眼界遥”的境界,那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还有那种征服欲的满足,同样使人感到痛快淋漓。  相似文献   
34.
历史考古说明:原始人群首先是以篝火为中心的洞穴居住环境条件下,才改变了那种风餐露宿,茄毛饮血的自然生存方式的。在任何动物种群中至今还不曾出现对火的利用和控制,这样对火的利用不但改变了人的食性和生理机制,而且还推动人从自然生存进入到社会生活与生产方式时代。  相似文献   
35.
洛阳景教经幢与唐东都"感德乡"的胡人聚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洛阳隋唐故城建春门外出土的唐代景教石刻经幢残件、洛阳龙门东北平原感德乡出土史乔如墓志、安思泰浮图、康法藏祖坟记、安菩萨墓志、阿罗憾墓志及龙门北原出土的阿史那感德墓志的记事,指出唐朝政府在洛阳城外东南方一带专门设立含有怀柔意味的"感德乡",正是出于安置当地人口众多的胡人部落的需要.洛阳景教经幢在当地的出土,恰恰折射出当年这一带的夷教信仰正因胡人丛聚而孔炽一时的历史情态.  相似文献   
36.
1976年在阿城市金上京故城征集到一件铜器 ,后被认定为金代腰牌。本文通过对金代文献记载的符牌考证 ,并从“铜牌”的形制、纹饰及刻款押记等特征来看 ,此器应是金代中期的一面小型龙纹铜镜。  相似文献   
37.
8月2日,开阳县一中大教室里一片欢声笑语,贵阳话、普通话、英语对话、歌声、笑声、祝福声、道别声,此起彼伏。这是爱德英语培训班结业典礼联欢会的现场。6名美籍、挪威籍老师与120名开阳县中学英语教师欢聚一堂,表演节目,互赠礼品,依依道别。节目一个接一个,中外教师或同台表演,或交替上场,只要唱英语歌曲,“老外”们都要挥着手、晃着头,倾情加入。整个会场热浪涌动,笑声不断,高潮持续到告别晚宴上。有人唱起《友谊地久天长》,倾刻间变成大合唱,大家起立,手拉着手,歌声响彻开阳上空,人们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国籍,时间似乎定格在开阳这个金秋的傍晚。开阳县的党政领导感慨地说,从来没有哪一次培训班如此成功,  相似文献   
38.
39.
低碳出行记     
崔薇  颜铭 《旅游》2010,(4):26-27
出于旅行,低碳让我们思考行走方式,比如火车轮船,比如单车步行,当然也有更加早年的和行将消失的,比如窄轨,比如马帮,这二者气质上似乎更加复古并兼有浪漫情怀。但其实,低碳最终让我们思考的是生活方式,比如自然观,比如物质观,最终找回那些几乎被我们抛弃的、很朴素的生活正确——常识,达到和谐。  相似文献   
40.
1936—1941年,日本推动对德结盟政策的中心目标是为了实现独霸中国和向太平洋地区扩张。本文深刻地揭示日本对德政策发展演变的轨迹,展现日本对德军事同盟政策的本质特征,并深入研究日本在"南进"和"北进"的战略转换过程中,谋求对德结盟的利益最大化,并通过实证分析,论证日本对德结盟政策中的"竞争"、"对抗"心理,从而说明帝国主义间结盟的利益至上原则。同时,还对日、德、意、苏"四国军事同盟"构想及其演变过程进行考证,指出1941年的《日苏中立条约》实质是该"四国军事同盟"构想的一个畸变。这可以全面透视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推动对德结盟政策变化的动因和措施,以及对远东国际关系产生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