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9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51.
二战以前,在“白澳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下,澳大利亚华人基本上被剥夺了参政的权利;二战以后,随着中澳建交、“白澳政策”的废除、特别是华人自身整体知识水平和参政意识的提高,澳大利亚华人的参政权利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系统地阐述了澳大利亚华人的参政历程及其特点,指出了澳大利亚华人参政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752.
南哲 《炎黄春秋》2002,(11):4-8
1965年,关心政府机构的人们惊讶地发现:在新的国务院建制中,总理办公室突然消失了!许多人纳闷,不知道日理万机的周恩来总理为什么要取消总理办公室这一高效运行的政府机构?  相似文献   
753.
方可 《炎黄春秋》2002,(5):54-58,80
在民国历史中,黄郛的地位非常特殊。他既是同盟会的重要成员、辛亥革命的功臣,又担任过北洋政府的总长、内阁总理;他既是蒋介石的拜把盟兄,又是蒋介石的高级幕师。正因这种“半师半友”的密切关系,故每当蒋介石遇到难关时,黄郛都会不顾自己的安危出面为盟弟分忧“担丑”,甚至毫不犹豫地替他跳火坑。  相似文献   
754.
夏明星 《文史春秋》2002,(12):15-17
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民国政府代表曾根据指示,向和会提出收回租借地(包括九龙租借地)的问题。由于和会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两个主要战胜国英、法所把持,它们在中国都占有租借地,根本不愿意放弃其既得利益。和会主席、法国总理克里蒙梭借口中国的提案“不在和会权限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755.
董岩春 《文史月刊》2005,(5):F003-F003
对于北方人来说,热带雨林总是神秘的。我国云南的热带雨林是如此,澳大利亚凯恩斯附近的热带雨林也是如此。我们有幸造访过澳大利亚热带雨林,发现该处林木极密,花草极盛,若无向导引路,是会迷路的。除了炎热,除了多雨,热带雨林存活的条件便是来人要少,不要破坏。这可能是游历之后,受到的一个启示。  相似文献   
756.
蔡琴 《古今谈》2010,(2):24-28
在2010年3月14日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在回答台湾记者提问时讲了一个故事:“元朝有一位画家叫黄公望,他画了一幅著名的《富春山居图》,79岁完成,完成之后不久就去世了。几百年来,这幅画辗转流失,但现在我知道,一半放在杭州的博物馆,一半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我希望两幅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幅画。画是如此,人何以堪。”一时间,分藏海峡两岸的中国传世名画《富春山居图》,吸引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757.
中国有了新兴中产阶级了吗?《凤凰周刊》2010年第33期发表一篇值得一读的文章:《中国为何没有新的"中产阶级"》。周刊记者访问在复旦大学作客的澳大利亚社会  相似文献   
758.
刘震力 《百年潮》2013,(4):80-80
美术点评2010年至2011年,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组织邀请海峡两岸画家共绘《新富春山居图》,讴歌中华民族文明同根,寄托两岸民众期望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美好愿景。此画作是画家刘震力参加共绘《新富春山居图》创作活动后,根据采风写生积累的素材单独创作的一幅佳作。作品用色彩丰富而又细致入微的笔墨,描绘了富春江畔桐君山段秀丽的景色。  相似文献   
759.
周恩来作为新中国开国总理,以其伟人和凡人的多面人格风范卓然于世,为全中国人民所敬仰。许多老革命、老同志对周恩来总理感情更深,他们当中有不少人在不同时段不同程度地与之共事或有所接触,亲身感受过  相似文献   
760.
论文以1909年至1910年间在澳大利亚华文报刊《警东新报》上连载的文言小说《多妻毒》为例,探讨了身处20世纪初的澳大利亚华人知识分子,透过华人书写反映晚清时期澳大利亚华人与当时国内思想界之间的密切联系,以及百年前海外华人的民族认同、文化自信与思想局限。他们不仅关心个体的悲惨遭遇与艰辛生活,更关注国家衰弱与国民意识落后;不仅抒发了晚清海外华人身为儒学之士的家国情怀,更在风起云涌的改革思潮中引发批判还是传承传统文化的辩证思考。在进一步探究海外知识分子启蒙底层华人思想以及自身思想革新的基础上,观照海外华人与国内晚清思想界的殊途同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